时间: 2025-04-30 18:3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39:37
应变将略 这个词汇通常用于军事或战略领域,指的是在面对突发情况或变化时,能够迅速调整策略和计划,以适应新情况的能力。字面意思可以拆解为“应变”(adapt to changes)和“将略”(strategic planning by a general),结合起来就是指将领或领导者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战略的能力。
应变将略 这个词汇源自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特别是在《孙子兵法》等经典著作中有所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概念也被应用到现代管理学和战略规划中。
在中国文化中,应变将略被视为一种重要的领导能力,特别是在强调集体主义和长远规划的社会背景下。这个词汇也体现了东方思维中重视灵活性和适应性的特点。
这个词汇往往带有一种积极、智慧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冷静、果断和智慧的形象。在面对挑战时,应变将略的能力被视为一种宝贵的品质。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汇可以启发我们在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变化时,如何灵活调整策略,以达到最佳效果。例如,在项目管理中,及时调整计划以应对突发情况是至关重要的。
在诗歌中,可以将应变将略比喻为“风中的舵手”,在变幻莫测的环境中保持航向。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将领在战场上冷静指挥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节奏变化丰富的音乐,象征应变将略中的灵活性和变化。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
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昔在蜀中,闻长老言,寿曾为诸葛亮门下书佐,被挞百下,故其论武俟云“~,非其所长”。
1.
【应】
应和,响应。
【引证】
《国语·晋语》-龟往离散以应我。 、 《战国策·齐策》-齐王不应。 、 《吕氏春秋·顺说》-宋王无以应。 、 《韩非子·喻老》-桓侯不应。 、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无以应。 、 《史记·陈涉世家》-佣者笑而应。 、 《史记·陈涉世家》-宜多应者。 、 、 汉·贾谊《过秦论》-云集响应。 、 《资治通鉴·唐纪》-应者近万人。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金色而玉应。 、 《聊斋志异·促织》-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组词】
一呼百应;里应外合;应口、 应昂、 应嘴、 应响、 应机赴节、 应合、 应佛僧、 应令
受;接受。
【引证】
《南史·虞荔传》-迫切不得已,乃应命至都。
【组词】
应事、 应役、 应供、 应约
2.
【变】
(形声。从攴(pū),孌(luán)声。本义:变化,改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变,更也。 、 《小尔雅》-变,易也。 、 《白虎通》-变者,非常也。 、 《易·系辞》-一阖一辟谓之变。 、 《吕氏春秋·察今》-病变而药不变。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 《三国志·诸葛亮传》-无下有变…百姓熟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不得已,变姓名。
【组词】
变文协韵、 天气突变;巨变、 变豹、 变宫
3.
【将】
愿;请求。用来表示礼貌上的尊敬。
【引证】
《诗·卫风》-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4.
【略】
(形声。从田,各声。本义:封疆土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略,经略土地也。 、 《左传·昭公七年》-天子经略土地,定城国,制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