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1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14:46
斑衣戏彩:这个成语源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原文是“斑衣戏彩”,形容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像小孩子一样嬉戏。后来,这个成语多用来形容老年人保持童心,生活充满乐趣和活力。
在文学作品中,斑衣戏彩常用来描绘老年人的生活态度,如在诗歌中表达对老年生活的赞美。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老年人积极生活态度时,人们可能会使用这个成语。在专业领域,如老年学或心理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讨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同义词:童心未泯、老当益壮 反义词:老气横秋、暮气沉沉
斑衣戏彩最初出现在《左传》中,描述的是一种具体的服饰和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扩展,更多地用来形容老年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尊重和赞美老年人是一种美德。斑衣戏彩**这个成语体现了对老年人保持积极生活态度的赞美,也反映了社会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注。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是一种温馨和乐观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那些虽然年纪大但依然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老人,这种形象激励我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退休的艺术家,他每天都斑衣戏彩地创作新的艺术作品,他的生活态度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意识到年龄不是限制,而是一种新的开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斑衣戏彩映晚霞,
老树新花笑春风。
岁月不减童心在,
人生何处不芳华。
想象一位老人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在公园里嬉戏,背景音乐是轻快的民间小调,这样的画面和声音会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young at heart”,用来形容那些心态年轻、充满活力的人,无论年龄大小。
斑衣戏彩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一种外在的行为,更是一种内在的生活态度。它提醒我们,无论年龄多大,都应该保持一颗童心,享受生活的每一刻。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展示了中文成语的丰富性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北堂书钞》卷一二九引《孝子传》言老莱子年七十,父母尚在,因常服斑衣,为婴兒戏以娱父母。
那二十四孝上~,他们不能来戏彩引老祖宗笑一笑,我这里好容易引的老祖宗笑一笑……难道反笑我不成?
1.
【斑】
(形声。本作“班”,从文,辡(biàn)声。本义:杂色的花纹或斑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锴曰:“今作斑也。”-辬,驳文也。 、 《晋书·王献之传》-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 宋之问《晚泊湘江》-唯余望乡泪,更染竹成斑。
【组词】
汗斑;斑马;斑污、 雀斑;豹子的斑;油斑
2.
【衣】
穿衣。
【引证】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 、 、 《韩非子·五蠹》-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组词】
衣紫腰金、 衣帛、 衣冠
遮盖;包扎。
【引证】
《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裂裳衣疮。
【组词】
衣被海内、 衣饰、 衣覆
3. 【戏】 (形声。从戈。虚(xī)声。本义:一种兵器)。 同本义。
4.
【彩】
(形声。从彡(shān),采声。从“彡”表示与图画、文饰相关。本义:文采,文章才华)。
同本义。
【引证】
《宋书·颜延之传》-延之与陈郡谢灵运俱以词彩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