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1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16:27
词汇“斑首”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无法提供一个确切的基本定义。然而,我们可以从字面意思上进行一些推测和分析。
“斑首”由两个字组成:“斑”通常指的是颜色或图案的不均匀分布,如斑点、斑纹等;“首”则通常指头部或开始的部分。结合起来,“斑首”可能指的是头部有斑点或斑纹的特征。
由于“斑首”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用来形容某种动物或神话生物的头部特征。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可能不会被使用。
由于“斑首”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示例句子是假设性的:
同义词:斑头(指头部有斑点) 反义词:无斑(指没有斑点)
由于“斑首”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
在某些文化或神话传说中,可能有描述头部有特殊标记的生物,但“斑首”作为一个词汇,并没有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
对于“斑首”这个词汇,可能会引起一些神秘或奇特的联想,尤其是在涉及到神话或幻想题材时。
由于“斑首”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斑首”用于描述一个虚构的生物或角色,增加故事的神秘色彩。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头部有斑点的动物或角色,这样的形象可能会给人一种独特和神秘的感觉。
由于“斑首”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详。
“斑首”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使用范围非常有限。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并不常见。
1.
【斑】
(形声。本作“班”,从文,辡(biàn)声。本义:杂色的花纹或斑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锴曰:“今作斑也。”-辬,驳文也。 、 《晋书·王献之传》-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 宋之问《晚泊湘江》-唯余望乡泪,更染竹成斑。
【组词】
汗斑;斑马;斑污、 雀斑;豹子的斑;油斑
2.
【首】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汉书·天文志》-首,阳也。 、 《楚辞·九歌·国殇》-首身离兮心不惩。 、 《诗·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 《诗·邶风·静女》-搔首踟蹰。 、 《战国策·燕策》-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 《聊斋志异·狼三则》-以刀劈狼首。
【组词】
昂首;叩首;搔首;首功、 首虏、 首枕其股、 首丘、 首身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