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3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31:06
“宗正”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宗正”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宗”指宗族或**,“正”指正统或正规。随着历史的发展,宗正的含义逐渐固定在官职和正统传承上。
在**古代社会,宗正的职位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皇族的稳定和国家的治理。在家族文化中,宗正代表了家族的权威和正统,是家族成员共同尊重的对象。
宗正一词给人以庄重、权威和正统的联想,它代表了秩序和规范,给人以稳定和可靠的感觉。
在讨论家族历史或参与家族活动时,宗正的概念常常被提及,用以强调家族的传承和正统。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宗正可以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元素,用以表达对传统和正统的尊重和维护。
宗正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的庄严景象,或是家族祠堂的肃穆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能包括皇室官员或家族长老,但具体的称谓和职责可能有所不同。
宗正一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古代官职的名称,也是家族和*正统的象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宗正这一词汇,有助于深入了解**古代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
1.
【宗】
(会意。从宀示。示,神祇,宀,房屋。在室内对祖先进行祭祀。本义:宗庙,祖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宗,尊祖庙也。 、 《虞书》。传:“主郊庙之官。”-汝作秩宗。 、 《周礼·肆师》-凡师甸用牲于社宗。 、 《仪礼·士昏礼》-承我宗事。 、 《诗·大雅·凫鹥》-既燕于宗。 、 《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寡君闻君有不令之臣为君忧,无宁以为宗羞? 、 《孔子家语》-故筑为宫室,设为宗祧。
【组词】
宗守、 宗邑、 宗稷、 宗仪、 宗彝、 宗器
2.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