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2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21:22
珍本:指非常珍贵、稀有或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书籍,通常是古籍、手稿或初版书籍。这些书籍因其独特性、保存状态或内容的重要性而备受珍视。
珍本一词源于汉语,由“珍”和“本”组成。其中,“珍”意为珍贵、宝贵,“本”指书籍。随着时间的推移,珍本的概念逐渐扩展到包括所有具有特殊价值的书籍。
在**文化中,珍本往往与传统文化和历史紧密相关。它们不仅是知识的载体,也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背景中,珍本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内容,还在于其稀缺性和历史意义。
珍本往往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厚重、知识的深邃和文化的传承。它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可能是敬畏、好奇和尊重。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观过一个古籍展览,亲眼见到了一些珍本,那种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魅力让我深受感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珍本:
在时光的长河中,
珍本静静躺卧,
字迹斑驳,
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珍本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图书馆,书架上摆满了古旧的书籍,空气中弥漫着纸张和墨水的味道。视觉上,可能是昏黄的灯光下,一本打开的古书,书页微微泛黄。听觉上,可能是翻动书页的沙沙声。
在英语中,珍本可以对应为“rare book”或“precious manuscript”。在不同的文化中,珍本的定义和价值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书籍的稀有性和历史价值。
珍本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书籍的物质价值,更承载了文化和历史的深厚意义。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珍本提醒我要尊重和珍惜文化遗产,同时也激发了我对历史和知识的探索欲望。
1.
【珍】
(本义:珠玉等宝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珍,宝也。 、 《周礼·典瑞》。注:“王使之瑞节。”-珍圭。 、 《楚辞·招魂》。注:“金玉为珍。”-多珍怪些。 、 《淮南子·主术》-珍怪奇物。 、 《荀子·解蔽》-远方莫致其珍。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希世之珍。 、 清·周容《芋老人传》-堂有炼珍。
【组词】
珍积、 珍翰、 珍币、 珍赂、 珍瑰
2.
【本】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本,木下曰本。 、 《诗·大雅·荡》-本实先拨。 、 《左传·昭公元年》-木水之有本原。 、 《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 《论衡·吉验》-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 、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组词】
水有源,木有本;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