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4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41:30
征鞍: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征战时所骑的马鞍”,通常用来比喻征战或远行的状态。在文学作品中,它常常用来形容战士或旅人长途跋涉的艰辛。
文学语境:在古代诗词中,“征鞍”常用来描绘战士出征的场景,如“征鞍未解英雄志,夜半听风似战歌”。 口语语境:在现代口语中,这个词汇不常用,但在特定的文学或历史讨论中可能会被提及。 专业领域:在军事历史研究中,可能会使用“征鞍”来描述古代战争装备。
同义词:战鞍、马鞍、鞍鞯 反义词:安逸、宁静、休憩
“征鞍”一词源于古代汉语,主要在诗词和文学作品中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在特定的文学和历史语境中仍然保留其独特的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征鞍”象征着勇敢和牺牲,是战士精神的象征。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战争和英雄主义的认知。
情感反应:使用“征鞍”这个词汇时,我感受到一种庄严和悲壮的情感,它让我联想到古代战士的英勇和牺牲。 联想:想到“征鞍”,我会联想到古代战场上的马蹄声、战士的铠甲和飘扬的战旗。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阅读古代诗词时遇到“征鞍”这个词汇,它让我对古代战士的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征鞍”:
征鞍上的岁月,
是风霜刻画的痕迹,
是英雄心中的火焰,
在历史的篇章中,
永不熄灭。
视觉联想: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战士骑着马,背负着征鞍,穿越荒凉的古道。 听觉联想:听到“征鞍”,我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战场上马蹄的哒哒声和战士的呐喊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warhorse”(战马),但它更多指的是实际的马,而不是马鞍。
“征鞍”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它不仅是文学创作中的一个元素,也是理解古代社会和战士精神的一个窗口。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语言表达,增加文化的深度。
1.
【征】
(形声。从彳(chì),正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甲骨文从彳,从足。本义:到很远的地方去,远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徴,正行也。从辵,正声。或从彳。 、 《尔雅》-征,行也。 、 《易·大壮》-壮于趾征凶。 、 《诗·小雅·小宛》-而月斯征。 、 《左传·襄公十三年》。注:“谓巡狩征行。”-先王卜征五年。 、 《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 古乐府《木兰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唐·李白《送友人》-孤蓬万里征。
【组词】
征鼙、 征衣、 征客、 征鸟、 征盖、 征夫
2.
【鞍】
(形声。从革,安声。本义:马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鞌,鞁具也。 、 《汉书·李广传》-令皆下马解鞍。 、 《汉书·韩安国传》-投鞌高如城者数所。 、 《史记·留侯世家》。-汉王下马踞鞍而问。
【组词】
鞍桥、 鞍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