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3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36:56
词汇“征铎”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风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以下分析:
“征铎”由两个字组成:
结合起来,“征铎”可能指的是官方征召或命令时所用的铎声,或者比喻官方的号召、命令。
由于“征铎”较为生僻,它在现代文学、口语中很少出现,但在古代文学或历史文献中可能有所记载。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考古学中,可能会提及古代的征铎作为研究对象。
“征铎”的词源可能来自于古代的军事和官方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可能在日常语言中逐渐淡出,但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化语境中仍被使用。
在古代中国,征铎可能与军事行动、官方征召等社会活动紧密相关,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秩序和官方权威。
对于现代人来说,“征铎”可能带来一种古朴、庄严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古代的仪式感和官方的权威。
由于“征铎”在现代生活中不常见,个人应用的机会较少,但在历史研究或写作中可能会用到。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战争的诗歌时,可以使用“征铎”来增添历史氛围:
战鼓隆隆,征铎响彻云霄,
将军策马,士兵紧随其后。
想象古代战场上,征铎的声音在空中回荡,士兵们整齐的步伐伴随着铎声,这种场景可以通过音乐和视觉艺术来表现。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征铎”的词汇,但类似的官方信号或军事命令的传达方式在不同文化中都有所体现。
“征铎”作为一个古风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一种官方行为和军事文化。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背景,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
1.
【征】
(形声。从彳(chì),正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甲骨文从彳,从足。本义:到很远的地方去,远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徴,正行也。从辵,正声。或从彳。 、 《尔雅》-征,行也。 、 《易·大壮》-壮于趾征凶。 、 《诗·小雅·小宛》-而月斯征。 、 《左传·襄公十三年》。注:“谓巡狩征行。”-先王卜征五年。 、 《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 古乐府《木兰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唐·李白《送友人》-孤蓬万里征。
【组词】
征鼙、 征衣、 征客、 征鸟、 征盖、 征夫
2.
【铎】
(形声。本义:大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铎,大铃也。军法五人为伍,五伍为两,两司马执铎。 、 《周礼·小宰》-徇以木铎。 、 《淮南子·泛论》-告寡人以事者,击铎是也。
【组词】
铎语、 铎头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