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28: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28:20
宴射: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在宴会上进行的射箭活动”。在**古代,宴射是一种结合了宴饮和射箭的社交活动,通常在贵族或文人的聚会中进行,既是一种娱乐方式,也是一种展示技艺和修养的手段。
文学: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宴射常常被用来描绘贵族生活的奢华和文人的雅致。例如,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集》中就有描写宴射的诗句。
口语:在现代口语中,“宴射”这个词汇已经不常用,但在讨论古代文化或历史话题时,可能会被提及。
专业领域:在历史学、考古学和古代文化研究等领域,宴射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用以探讨古代社会的礼仪、文化和技术。
同义词:射艺、射礼、射宴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可以与“文会”(文人聚会)相对比,强调活动的性质和目的不同。
词源:宴射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宴”(宴会)和“射”(射箭)两个字组成。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宴射这一活动形式逐渐从实际生活中淡出,但在文学和历史记载中仍有所体现。
意义和影响:宴射在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它不仅是贵族阶层展示身份和技艺的方式,也是文人雅士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场合。
情感反应:宴射这个词让人联想到古代的优雅和精致,以及一种宁静而高贵的氛围。
联想:可能会让人想起古代的宫廷画卷,或是文人墨客在竹林中的闲适生活。
经历或故事:在参观博物馆时,我曾看到一幅描绘宴射场景的古画,那精致的服饰和专注的神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歌:
春风拂面宴射时,
弓弦轻响箭飞驰。
绿柳掩映花间影,
文人雅士共此时。
视觉联想:想象一幅画面,贵族们身着华服,手持弓箭,在花园中优雅地射箭。
听觉联想:可以想象到弓弦拉动的声音,箭矢破空的声音,以及宴会上的谈笑声。
对应词汇: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社交活动可能被称为“狩猎宴会”或“射击比赛”,但宴射特有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使其成为一个独特的概念。
理解:宴射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古代的一种社交活动,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人文精神。
重要性:在学*和理解**古代文化时,宴射这个词汇提供了一个窗口,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情感。
1.
【宴】
(形声。从宀(mián),妟(yàn)声。“宀”表示房屋,“妟”是“安”意思,也有表意作用。本义:请人吃饭喝酒,聚会在一起喝酒吃饭 )。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当为宴飨正字,亦作醼,作讌。-宴,安也。 、 《易·需》。郑注:“宴,享宴也。”-君子以饮食宴乐。 、 《汉书·陈汤传》引诗六月-吉甫宴喜。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宾客大宴。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太守宴。 、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添酒回灯重开宴。
【组词】
宴犒、 宴赏、 宴饯、 宴好、 宴衍、 宴位、 宴笑、 宴娱、 宴饫;宴歌、 宴聚
2.
【射】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 、 《周礼·保氏》-三曰五射。 、 《礼记·射义》-射者,男子之事也。 、 《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以射策甲科为郎。 、 《后汉书·光武纪》-射声校尉。 、 《汉书·李广苏建传》-常能为汉伏弩射之。 、 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组词】
射鹄、 射日、 射牛、 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