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3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36:30
正梁:在建筑学中,正梁是指支撑屋顶或楼层的主要横梁,通常位于房屋的中心位置,承担着重要的结构支撑作用。字面意思是指“主要的梁”或“正中的梁”。
“正梁”一词源自古代建筑术语,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其含义和使用范围基本保持稳定。在古代,正梁的选择和制作都非常讲究,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建筑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在**传统文化中,“正梁”常被用来比喻家族或组织中的核心人物,象征着稳定和支撑。在社会结构中,正梁也代表着一种责任和担当。
提到“正梁”,可能会联想到稳固、可靠和责任等正面情感。它让人想到那些在背后默默支撑、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将“正梁”比喻为家庭中的父亲或某个关键朋友,他们在困难时刻提供支持和帮助。
在诗歌中,可以将“正梁”比喻为社会的支柱,如:
在这风雨飘摇的世界,
你是那坚不可摧的正梁,
支撑着希望的天空。
视觉上,正梁可能让人联想到坚固的木材或钢铁结构,支撑着整个建筑。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建筑工地的敲击声,或是木材在压力下的吱嘎声。
在不同文化中,“正梁”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其象征的核心角色和支撑作用在各种文化中都有类似的表达。
“正梁”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在建筑领域有着明确的定义,在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中也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它代表着稳定、责任和支撑,是语言中一个多面性的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深度。
1.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
2.
【梁】
(会意。从木,从水,刅(chuāng)声。从“木”从“水”,表示用木料在水上造桥。本义:水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梁,水桥也。 、 《庄子·秋水》。司马注:“小船也。”-梁丽可以冲城。 、 《左传·庄公四年》-除道梁溠。 、 《礼记·月令》-谨关梁。 、 《孟子》-十一月舆梁成。 、 《国语·周语》-十月成梁。 、 《国语·晋语》-津梁之上。 、 《诗·大雅·大明》-造桥为梁,不显其光。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兹郑子引辇上高梁而不能支。 、 《庄子》-泽无舟梁。
【组词】
河梁、 津梁、 桥梁、 梁缘、 梁头、 梁津、 梁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