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5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57:34
毡屋:毡屋是指用毡子搭建的房屋,通常是由羊毛或其他动物毛制成的毡片拼接而成。这种建筑形式常见于游牧民族,如蒙古、哈萨克等,因为毡屋轻便、易于搭建和拆卸,适合随季节迁移的生活方式。
毡屋一词源自对游牧民族居住方式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广泛接受并用于描述类似的建筑形式。
在游牧文化中,毡屋不仅是居住的场所,也是社区和家庭生活的中心。它体现了游牧民族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毡屋让人联想到广阔的草原、自由的牧民生活和简单的生活方式。它传递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感觉。
在旅行中,我曾有幸体验住在毡屋中,那种与自然亲近的感觉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毡屋可以被描绘为“草原上的珍珠,随风飘移的家园”。
想象一下,夕阳下,毡屋的影子拉长在草原上,远处传来牧羊人的歌声,这样的场景充满了宁静与和谐。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移动式居住方式也有所不同,如北美印第安人的圆锥形帐篷(Tipi)。
毡屋不仅是
1.
【毡】
(形声。从毛,占声。本义:加工羊毛或其他动物毛而成的块片状材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氈,撚毛也。 、 《周礼·天官·掌皮》-共其毳毛为毡,以待邦事。
【组词】
毡单、 毡布、 毡车、 毡衫、 毡屋、 毡席、 毡帽、 毡毯
2.
【屋】
(屋的本义是幄,后来“屋”指房屋,另造“幄”字。会意。从尸,从至。尸,与房屋有关,“至”表示来到。人来到这里居住之意。本义:帐幕。“幄”的本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灏曰:“古宫室无屋名。古之所谓屋,非今之所谓屋也。”-屋,居也。 、 《诗·大雅·抑》。传:“屋,小帐也。”-尚不愧于屋漏。 、 《汉书·南粤王佗传》-去帝制黄屋左纛。 、 《汉书·陆贾传》。师古曰:“黄屋,谓车上盖也。”-去黄屋称制。
【组词】
屋幕、 屋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