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4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49:39
毡席:毡席是由羊毛或其他动物毛通过湿热压制而成的厚实、柔软的垫子或覆盖物。它通常用于坐垫、床垫或地面覆盖,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和吸湿性。
毡席的制作技术起源于古代,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000年的中亚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毡席的制作工艺逐渐传播到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成为一种普遍的家居用品。
在许多游牧文化中,毡席是不可或缺的家居用品,因为它便于携带和制作。在蒙古和**等地区,毡席被广泛用于帐篷内部的装饰和保暖。
毡席常常让人联想到温暖、舒适和传统。它可能唤起对过去时光的怀旧情感,或是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祖母的房间总是铺着一张厚厚的毡席,那是我最喜欢玩耍和休息的地方。
在诗歌中,毡席可以被描绘为一种连接过去和现在的物品,象征着传统和家庭的温暖。
想象一下,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坐在一张柔软的毡席上,听着窗外雪花飘落的声音,这种场景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是温馨和宁静的。
在不同文化中,毡席的制作材料和用途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中亚地区,羊毛毡席是常见的,而在日本,竹席(榻榻米)则是传统的地面覆盖物。
毡席作为一种传统的家居用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情感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加文化深度。
1.
【毡】
(形声。从毛,占声。本义:加工羊毛或其他动物毛而成的块片状材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氈,撚毛也。 、 《周礼·天官·掌皮》-共其毳毛为毡,以待邦事。
【组词】
毡单、 毡布、 毡车、 毡衫、 毡屋、 毡席、 毡帽、 毡毯
2.
【席】
(“蓆”的古字。会意。从巾,庶省声。天子诸侯的席有刺绣镶边,故从巾。席用来待广大宾客,故从“庶”省。本义:供坐卧铺垫的用具。后又曾写作“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即筵也。方幅如巾,故从巾。-席,藉也。礼天子诸侯席有黼绣纯饰。 、 《周礼·司几筵》。疏:“初在地者一重,谓之筵。重在上者,即谓之席。”-设莞筵纷纯,加缫,席画纯。 、 《礼记·祭统》注-设之曰筵,坐之曰席。 、 《诗·邶风·柏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结发同枕席。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觉时之枕席。 、 清·方苞《狱中杂记》-席地而卧。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席地倚墙。
【组词】
席包、 席具、 席户、 席号、 席荐
座位;席位。
【引证】
《孔子家语》-席而无上下,则乱于席次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变色离席。(大惊失色离开座位)。
【组词】
席舍、 席尊、 上席;下席;硬席;专席;来宾席;被告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