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5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58:54
“公不离婆”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丈夫离不开妻子”。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夫妻关系非常亲密,彼此依赖,难以分离。
“公不离婆”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夫妻关系的理想化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夫妻亲密关系的常用语。
在**传统文化中,夫妻被视为一个整体,彼此之间的和谐与依赖被高度推崇。因此,“公不离婆”这个成语在社会文化中具有积极的象征意义。
这个成语给人以温馨和稳定的感觉,让人联想到长久而幸福的婚姻生活。它强调了伴侣间的相互支持和依赖,是一种积极的情感表达。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证过一对老夫妻,他们的关系非常紧密,几乎所有活动都是一起进行,这让我深刻理解了“公不离婆”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歌,公不离婆,携手走过风雨路。”
想象一对老夫妻手牵手走在公园的小路上,背景音乐是柔和的钢琴曲,这样的场景完美地体现了“公不离婆”的意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inseparable”或“inseperable coupl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和意义相似。
“公不离婆”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夫妻间的亲密关系,也反映了社会对这种关系的理想化期待。在学*汉语和理解文化的过程中,这个成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化中的家庭价值观。
1.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
2.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3.
【离】
(形声。从隹(zhuī),表示与鸟类有关,离声。“离”是“鹂”的本字,因而声符亦兼表字义。本义:鸟名。即黄鹂,也称仓庚,鸣声清脆动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离,离黄仓庚也。 、 《易·说卦》-離为雉、九家,離为鸟,为飞、为鹤、为黄。 、 《颜氏家训》-离则配禹。 、 《诗·邶风·旌丘》-流離之子。 、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 【婆】 ——婆娑。 (形声。从女,波声。本义:舞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