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5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52:09
“云心月性”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心如云般飘渺不定,性格如月般清冷高洁。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心境超脱世俗,不受拘束,具有一种高雅脱俗的气质。
“云心月性”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可以推测它是由“云”和“月”这两个象征高远和清冷的意象组合而成。在古代文学中,云和月常被用来比喻人的心境和性格,这个成语可能是在这样的文学传统中逐渐形成的。
在传统文化中,云和月都是高洁、超脱的象征。因此,“云心月性”这个成语反映了人对于高洁品格的追求和赞美。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不受世俗污染,保持高尚品格的人。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仰和向往。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纷扰世界中保持内心宁静和高洁的人,这种品质在现代社会尤为难得和珍贵。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总是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中保持一颗宁静的心,他的云心月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激励我在面对压力时保持内心的平和。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云心月性,不染尘埃,独立风中,心如止水。”
视觉上,我会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高山之巅,云雾缭绕,月光洒在他的身上,显得格外清冷和高洁。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首古筝曲,旋律悠扬,如同云卷云舒,月影婆娑。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ree spirit”或“noble soul”,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表达了超脱世俗、高洁不凡的意味。
“云心月性”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对高洁品格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向往。在未来的学和生活中,我希望能够更多地运用这个成语,同时也努力培养自己的云心月性。
野客云作心,高僧月为性。
1. 【云】 (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同本义。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3.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
4.
【性】
(形声。从心,生声。本义:人的本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 、 《广雅》-性,质也。 、 《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 、 、 《荀子·性恶篇》-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 《白虎通》-五性者何?仁义礼智信也。 、 《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荀子·正名篇》-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组词】
性根、 性行、 性气、 个性、 禀性、 性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