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5:49
“云愁雨怨”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云彩带来的忧愁和雨水带来的怨恨。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天气阴沉、多雨,给人带来忧郁和不快的心情。它强调了自然现象与人的情感之间的联系,常用来比喻人的心情低落或遭遇不幸。
在文学作品中,“云愁雨怨”常被用来营造一种忧郁、悲伤的氛围,如在描述失恋、离别或不幸**时。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自己或他人在特定时期的心情不佳。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或心理学,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因为它更多地属于文学和日常语言的范畴。
同义词:
反义词:
“云愁雨怨”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现象与情感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被广泛使用,但其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自然现象常常被赋予情感色彩,如“云”和“雨”常被用来象征忧郁和悲伤。这种文化背景使得“云愁雨怨”这个成语在表达情感时非常贴切和生动。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忧郁和沉重。它让我联想到阴雨连绵的日子,人们的心情也随之低落。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我可能会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自己或他人在特定时期的心情不佳。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因为工作压力大,心情非常低落。那时,天空也正好是阴沉沉的,我便用“云愁雨怨”来形容自己的心情和那天的天气。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云愁雨怨锁心头,
梦回故里泪难收。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阴沉的天空,乌云密布,雨水淅淅沥沥地下着。结合音乐,我可以联想到一些悲伤的旋律,如钢琴曲《雨的印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ark clouds of sorrow”或“rain of despair”,但这些表达不如“云愁雨怨”那样简洁和富有诗意。
“云愁雨怨”这个成语在表达忧郁和悲伤的情感时非常有效。它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文化内涵。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我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
歌袖半遮眉黛惨,泪珠旋滴衣襟。惆怅云愁雨怨,断魂何处相寻。
1. 【云】 (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同本义。
2.
【愁】
(形声。从心,秋声。字亦作“愀”。本义:忧虑,发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愁,忧也。 、 《礼记·哀公问》-孔子愀然作色而对。 、 《荀子·脩身》-见善愀然。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哀而不愁,乐而不荒。 、 李白《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 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胡。 、 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组词】
不愁吃,不愁穿;愁坐、 愁思、 愁绝、 愁怀勃勃、 愁海
3.
【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下雨形。“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雨”的字都与“雨水”有关。本义:下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雨,水从云下也。 、 《易·小畜卦》-密云不雨。
4.
【怨】
(形声。从心,夗(yuàn)声。本义:怨恨;仇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怨,恚也。 、 《论语》。皇疏:“恨也。”-曰怨乎。 、 《贾子道术》-施行得理,谓之德。反德为怨。 、 《淮南子·说山》-不怨人取之。 、 《汉书·李广苏建传》-天子甚怨。 、 清·黄宗羲《原君》-人怨恶其君。 、 清·张廷玉《明史》-怨颇兴。 、 孙文《序》-怨愤所积。
【组词】
怨怅、 怨谤、 怨恶、 怨艾、 怨詈、 恩怨、 宿怨、 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