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4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3:30
词汇“桑笄”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桑笄”一词由两个字组成:“桑”和“笄”。
综合来看,“桑笄”可能指的是用桑木制成的发簪,或者是与桑树和女子成年礼相关的物品或仪式。
由于“桑笄”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提到与女子成年礼相关的桑笄,但这类资料相对较少。
由于“桑笄”的使用场合非常有限,以下是一些假设性的例句:
“桑笄”的词源可能与古代的农耕文化和礼仪俗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特定的文化俗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导致“桑笄”这一词汇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
在**古代,桑树与养蚕业紧密相关,而笄礼则是女子成年的重要仪式。因此,“桑笄”可能象征着女性的成熟和社会角色的转变。
对于现代人来说,“桑笄”可能唤起对古代文化和传统礼仪的怀旧情感,也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女性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地位。
由于“桑笄”在现代生活中不常见,个人应用的例子可能较少。如果有机会接触到相关的古代文化活动或展览,可能会遇到与“桑笄”相关的物品或信息。
在创作中,可以将“桑笄”作为一个象征元素,用来描绘古代女子的生活场景或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怀念。
由于“桑笄”与古代文化和礼仪有关,可以通过古代服饰、发饰的图片或古代音乐来增强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桑笄”的词汇,但类似的成年礼和象征物品在不同文化中都有存在。
“桑笄”作为一个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词汇,虽然在现代语言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同时也提醒我们在语言学*中要关注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
1.
【桑】
(会意。从桑,从木。桑者。神桑也。本义:植物名)。
一种桑属的落叶乔木 。树皮有浅裂,叶子椭圆形,花单性,花被黄绿色,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实可以吃,嫩枝、根的白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
【引证】
《说文》-桑,蚕所食叶木。 、 《贾子胎教》-桑者,中央之本也。 、 《礼记·内则》-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 、 《易·否》-系子包桑。 、 《诗·郑风·将仲子》-无折我树桑。 、 《穆天子传》-天子命桑。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组词】
桑麻、 桑土、 桑户、 桑里、 桑濮、 桑中、 桑落、 桑中之约、 桑中之奔、 桑间月下
2.
【笄】
(形声本义: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用的簪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笄,簪也。 、 《仪礼·士冠礼》-皮弁笄。爵弁笄。 、 《淮南子·齐俗》-中国冠笄。 、 张衡《东京赋》-玉笄綦会此冤弁之笄也。 、 《礼记·内则》-节纵笄总。 、 《仪礼·士冠礼》-栉设笄。 、 《国语·晋语》-折委笄,此男子安发之笄也。 、 、 《列子·周穆王》-设笄珥,衣阿锡。
【组词】
笄珈、 笄珥、 笄导
指女子十五岁成年。亦特指成年之礼。
【引证】
《公羊传·僖公九年》-字而笄之。 、 《国语·郑语》。注:“女十五而笄。”-既笄而孕
【组词】
笄女、 笄年、 笄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