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53: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53:18
词汇“奋戈”是一个汉语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奋”和“戈”。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奋戈”字面意思是指举起戈(一种古代兵器),基本含义是指振奋精神,准备战斗。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勇敢、积极地面对困难或挑战。
“奋戈”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战争的场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比喻人们在各种困难面前展现出的勇气和决心。
在**文化中,勇敢和决心是被高度推崇的品质。因此,“奋戈”这个成语在强调这些品质时非常有用。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强烈的正面情感,联想到的是勇敢、坚定和无畏。它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团队项目中遇到困难,当时团队领导用“奋戈”这个词鼓励我们,让我们感到振奋,最终我们成功克服了困难。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风暴的中心,我奋戈而立,心如磐石,不畏风雨。”
想象一个古代战场,勇士们举起戈,呐喊声震天,这种场景可以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and up and fight”或“take up arms”,但这些表达没有“奋戈”那种文化和历史的深度。
“奋戈”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意义,能够激发人们的勇气和决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的词汇量,提升我的表达能力。
1.
【奋】
(会意。金文字形,中间是“隹”(鸟);外面象鸟振翅欲飞之势;下面是“田”,表示空旷的田野。本义:鸟类振羽展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奮,翚也。 、 张衡《西京赋》-奋隼归凫。 、 《淮南子·原道》-羽翼奋也。 、 《尔雅·释鸟》-雉绝有力奋,鸡绝有力奋。 、 《诗·邶风·柏舟》-不能奋飞。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 、 《聊斋志异·促织》-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
【组词】
奋翅、 奋翼、 奋翔、 奋鳞、 奋翮
2.
【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种长柄兵器形。本义:一种兵器)。
中国古代的主要兵器。
【引证】
《说文》。按,戈者,柲也,长六尺六寸,其刃横出,可勾可击,与矛专刺、殳专击者不同,亦与戟之兼刺与勾者异。-戈,平头戟也。从弋、一,横之象形。 、 《书·顾命》-执戈上刃。 、 《书·牧誓》-称尔戈。 、 《考工记·冶氏》-戈广二寸。 、 《楚辞·屈原·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