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7:39
词汇“[烦茹]”在标准汉语中并不常见,也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因此,我将基于这个词汇的构成部分“烦”和“茹”来进行分析。
由于“烦茹”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在某些特定的文学作品或方言中出现,表示忍受烦恼或困扰的意思。
由于“烦茹”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以下句子是假设性的:
在古代文学中,茹常用于表达忍受苦难的意象,如“茹苦含辛”。烦茹可能被用来形容在困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
由于“烦茹”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在描述个人经历时,可以用它来表达在困难时期的心理状态。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烦茹”来创造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境:
由于“烦茹”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烦茹”作为一个非标准词汇,其使用可能局限于特定的文学或方言环境。在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其构成部分“烦”和“茹”的基本含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在创作中,可以尝试使用这样的词汇来丰富语言的表达力。
1.
【烦】
(会意。从页(xié),从火。从“页”表示与头部有关;从“火”,表示发烧。本义:头痛发烧)。
烦躁,烦闷。
【引证】
《说文》-烦,热头痛也。 、 《素问·生气通天论》。注:“谓烦躁。”-烦则喘喝。 、 《淮南子·精神》。按,旱热也。-烦气为虫。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 、 唐·杜甫《兵车行》-新鬼烦冤旧鬼哭。(烦,愁苦。) 、 《左传·昭公元年》-至于烦乃止也已,无以生疾。
【组词】
心烦、 烦积、 烦困、 烦怨
2.
【茹】
(形声。从艸,如声。本义:吃)。
同本义。
【引证】
《方言》。注:“今俗呼能粗食者为茹。”-茹,食也。吴越之间,凡贪饮食者谓之茹。 、 《孟子·尽心下》-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 、 《礼记·礼运》-饮其血,茹其毛。 、 《诗·大雅·庶民》-柔则茹之。 、 、 《庄子·人间世》-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 、 明·刘基《苦斋记》-茹啖其草木荑实。
【组词】
茹荤饮酒、 茹毛、 茹草、 茹恨、 茹素、 茹菜、 茹荤、 茹薇、 茹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