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0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07:38
“埒材角妙”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liè cái jiǎo miào”,字面意思是指比拼才能和技艺的高低。其中,“埒”意为等同、比肩,“材”指才能,“角”意为较量,“妙”指技艺高超。整个成语形容人们在才能和技艺上互相较量,力求达到最高水平。
在文学作品中,“埒材角妙”常用来形容文人墨客之间的才艺比拼,如诗词歌赋的对决。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艺术、体育或学术竞赛中,可以用来形容高手之间的较量。
同义词:
反义词:
“埒材角妙”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古代对才能和技艺的重视。在古代文人社会中,才艺的比拼是一种常见的社交活动,这个成语因此应运而生,并沿用至今。
在**传统文化中,才艺的比拼被视为一种高雅的活动,体现了个人修养和智慧。这种文化背景使得“埒材角妙”这个成语在描述文人雅集或专业竞赛时显得尤为贴切。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才华横溢、技艺高超的场景。它鼓励人们在各自的领域中不断追求卓越,互相激励。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在学校或工作场合遇到过类似“埒材角妙”的情况,比如学术竞赛或团队合作中的创意比拼,这些经历都让人感受到才能和努力的重要性。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这样使用:“琴棋书画间,埒材角妙时,文人墨客聚,风雅共此时。”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文人围坐在一起,笔墨纸砚摆开,互相吟诗作对,气氛热烈。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古琴的悠扬,或是棋子落盘的清脆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ompeting in skill and talent”,但缺乏“埒材角妙”这个成语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深度。
“埒材角妙”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才能和技艺的比拼,也体现了对卓越的追求和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文化内涵。
合场递进,按次而俟,埒材角妙,夸容乃理。
譬之青裙白发之节妇,乃与靓妆袨服之宫娥,争妍取怜,~,不惟取笑旁观。
1.
【埒】
(形声。从土,寽lǚ声。本义:矮墙)。
同本义;特指马射场四周的土围墙。
【引证】
《说文》-埒,卑垣也。 、 《尔雅》。注:“有停泉。”-山上有水埒。 、 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弓如明月对堋,马似浮云向埒。 、 《世说新语》-济(王济)好马射,买地作埒。
【组词】
埒垣
2.
【材】
(形声。从木,才声。本义:木材,木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材,木梃也。 、 《周礼·太宰》-五曰材贡。 、 《国语·晋语》。注:“横木也。”-驾而乘材。 、 《论语》。郑注:“无所取于桴材。”-无所取材。 、 《庄子·人间世》-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 、 《楚辞·九章·怀沙》-材朴委积兮。 、 宋·沈括《梦溪笔谈》-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
【组词】
木材;材器
3.
【角】
古代盛酒的器具。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与流,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
【引证】
《仪礼·特牲馈食礼》。注:“角四升,疑古酒器之始,以角为之。”-一角一散。 、 《礼记·礼器》-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比试;竞争。
【引证】
《汉书·贾谊传》-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之臣之也。 、 《汉书·武帝纪》-作角抵戏。 、 《吕氏春秋·孟冬》。注:“犹试也。”-肆射御角力。 、 《聊斋志异·促织》-日与子弟角。
【组词】
角试、 解力、 口角
4.
【妙】
(会意兼形声。从女,从少,少亦声。美妙少女。本义:美,好)。
同本义。
【引证】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尽所历妙。
【组词】
天镜之句为妙;妙巧、 妙香、 妙丽、 妙观、 妙引、 妙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