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0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04:14
武将:指在古代或现代军事组织中担任指挥官或高级军官职务的人物,通常具有军事才能和战斗经验。
“武将”一词源于汉语,其中“武”指军事或战斗,“将”指领导者或指挥官。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词逐渐专指军事领域的领导者。
在**文化中,武将常被赋予英雄主义和忠诚的象征意义,如关羽被尊为武圣。在社会背景中,武将的形象也常与国家安全和民族荣誉联系在一起。
提到武将,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勇气、智慧和牺牲精神。这些正面情感有助于塑造英雄形象,激发人们的敬仰和模仿。
在个人经历中,武将的形象可能通过历史书籍、电影或游戏等形式影响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例如,许多人可能因为受到某位历史武将的启发而更加重视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铁马金戈夜不眠,武将挥剑定江山。”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warlord”或“general”,虽然含义相近,但文化背景和历史情境有所不同。
“武将”这个词不仅代表了军事领导者的身份,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和传达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1.
【武】
(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同本义。
【引证】
《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 、 《易·履》-武大为于大君。 、 《诗·郑风·羔裘》-孔武有力。 、 《楚辞·九歌·国殇》-诚既勇兮又以武。
【组词】
英武、 威武、 武色、 武车、 武健、 武断乡曲
指干戈军旅之事。
【引证】
《韩非子·五蠹》-德不厚而行武。 、 《三国志·诸葛亮传》-用武之国。 、 《资治通鉴》-无用武之地。 、
【组词】
武弁、 武不善作、 武训、 武略、 武教、 武运、 武德
2.
【将】
愿;请求。用来表示礼貌上的尊敬。
【引证】
《诗·卫风》-将子无怒,秋以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