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2:20
武官:字面意思是指从事军事职务的官员,通常指军队中的高级军官,如将军、上校等。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武官也可以指代表国家在外的军事外交官,如武官处的工作人员。
武官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武”指军事、武力,“官”指官员、职务。随着时间的推移,武官的含义逐渐扩展,从最初的军事官员到现在的军事外交官。
在**传统文化中,武官常常被赋予忠诚、勇敢和正直的形象。在现代社会,武官的角色更多地与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相关联。
武官一词常常让人联想到英勇、责任和荣誉。在个人情感上,武官可能代表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和平的守护。
在日常生活中,武官一词可能不太常见,但在军事和外交相关的讨论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术语。例如,在新闻报道中,提到某国的武官处时,通常是指该国的军事外交机构。
在诗歌中,武官可以被描绘为守护国家的英雄:
铁甲银盔映月光,
武官夜巡守边疆。
忠诚热血铸长城,
和平岁月共守望。
在不同语言中,武官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含义相似,都是指从事军事职务的官员。例如,英语中的“military attaché”对应于武官处的工作人员。
武官一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代表了军事领域的专业术语,也承载了文化和情感的内涵。通过对武官一词的深入学,可以更好地理解军事和外交领域的相关概念,并在相关讨论中准确使用该词汇。
1.
【武】
(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同本义。
【引证】
《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 、 《易·履》-武大为于大君。 、 《诗·郑风·羔裘》-孔武有力。 、 《楚辞·九歌·国殇》-诚既勇兮又以武。
【组词】
英武、 威武、 武色、 武车、 武健、 武断乡曲
指干戈军旅之事。
【引证】
《韩非子·五蠹》-德不厚而行武。 、 《三国志·诸葛亮传》-用武之国。 、 《资治通鉴》-无用武之地。 、
【组词】
武弁、 武不善作、 武训、 武略、 武教、 武运、 武德
2.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