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5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56:27
历险:指经历危险或不寻常的**,通常伴随着探索未知、挑战困难或发现新事物的过程。
历险一词源于汉语,由“历”(经历)和“险”(危险)组成。在古代文学中,历险常用来描述英雄的传奇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
在西方文化中,历险常与英雄主义和探索精神联系在一起,如《荷马史诗》中的奥德赛。在东方文化中,历险也常被视为成长和学*的过程,如《西游记》中的唐僧取经之旅。
历险一词常带有一种刺激和兴奋的情感,让人联想到未知和挑战。它激发人们对新事物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情。
在一次徒步旅行中,我经历了一次真正的历险,我们在山中迷路,最终依靠团队合作和勇气找到了出路。
诗歌: 在历险的征途上, 我与风同行, 与星辰对话, 在未知的海洋中, 寻找生命的宝藏。
视觉:历险可能让人联想到广阔的沙漠、茂密的丛林或深邃的海洋。 听觉:历险的背景音乐可能是激昂的交响乐或神秘的民族乐器声。
在英语中,“adventure”与“历险”相对应,但在不同文化中,对历险的理解和重视程度有所不同。例如,西方文化更强调个人英雄主义和冒险精神,而东方文化可能更注重团队合作和内在修养。
历险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外在的旅程,也反映了内心的成长和变化。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历险这一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经历和情感,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和探索的欲望。
1.
【历】
(形声。从謪,厤(lì)声。从“止”,表示与脚、行走有关。本义:经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历,过也。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深践戎马之地, 足历王庭,垂饵虎口。 、 清·姚鼐《登泰山记》-历齐河。 、 《三国志·诸葛亮传》-已历三世。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身不历农亩之劳。 、 清·张廷玉《明史》-历两京左右通政。
【组词】
身历、 历时、 历劫、 历岁、 历载、 历远、 历纪
2.
【险】
(形声。从阜,佥(qiàn)声。从“阜”,与地势有关。本义:地势高低悬殊,难以通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险,阻难也。 、 《礼记·少仪》-军旅思险。 、 《列子·汤问》-毕力平险。 、 《左传·成公二年》-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 《易·坎》-地险,山川丘陵也。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险以远。 、
【组词】
险瘠、 险易、 险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