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7:47
词汇“旌旆”(jīng pèi)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旌”和“旆”。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结合起来,“旌旆”指的是装饰华丽、用于仪仗的旗帜。
旌旆飘扬古战场,
铁马金戈映日光。
千年风云今犹在,
英雄豪气永流芳。
总结来说,“旌旆”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虽然在现代使用较少,但在学*和研究古代文化时具有重要价值。
1.
【旌】
(形声。本义:古代用牦牛尾或兼五采羽毛饰竿头的旗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旌,游车载旌析羽。 、 《礼记·明堂位》-位所谓緌有虞氏旌也。 、 《国语·吴语》-建旌提鼓。
【组词】
旌旄、 旌羽
2.
【帛】
(形声。从巾,白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白”字,下面是“巾”字。本义:丝织品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汉·刘向《列女传》-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 、 《左传·闵公二年》-大帛之冠。 、 《淮南子·原道》-执玉帛者万国。 、 《周礼·大宗伯》-孤执皮帛。 、 《论语·阳货》-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 杜牧《阿房宫赋》-瓦缝参差,如周身之帛缕。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布帛、 玉帛;财帛;帛召、 帛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