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7:44
恬谧(tián m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安静、宁静、平和的状态。它通常用来形容环境或心境的安宁,没有喧嚣和纷扰。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恬谧”常用来描绘自然景观或人物内心的平静,如“夜幕降临,村庄沉浸在一片恬谧之中。”
口语语境:在日常口语中,这个词汇使用较少,可能因为其较为文雅和书面化。
专业领域:在心理学或哲学领域,可能会用“恬谧”来形容一种内心的平和状态,与焦虑和紧张相对。
同义词:宁静、平和、安宁、静谧
反义词:喧嚣、纷扰、动荡、嘈杂
“恬”字古汉语中意为安静、平和,“谧”字意为安宁、平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强调了一种深层的、内在的平静状态。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汇就已经出现,如《诗经》中有“谧谧其静”的用法。
在**传统文化中,恬谧常与自然和谐、内心修养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一种追求内心平和与外在环境和谐共处的理念。
情感反应:恬谧给人一种放松和舒适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宁静的乡村、静谧的夜晚或是内心的平和。
联想:可能会联想到夜晚的星空、静谧的森林、或是禅修时的内心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徒步旅行中体验到恬谧的感觉,那时我独自一人走在山间小道上,四周只有鸟鸣和风声,内心感到无比的平静和满足。
诗歌:
恬谧之夜,星光点点,
心随风动,梦随云飘。
静听山语,细品水声,
在这无边的宁静中,
我找到了自己的灵魂。
视觉联想:恬谧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宁静的山水画,或是夜晚的星空。
听觉联想:可能会联想到夜晚的虫鸣、风声或是远处的水流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erene”或“tranquil”,它们也有平静、宁静的含义,但文化背景和使用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恬谧”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和文化价值。它不仅是一个形容词,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理解和运用“恬谧”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寻找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1.
【恬】
(形声。从心,甜省声。本义:安静)。
同本义 (表示心境的安静,平静)。
【引证】
《说文系传》-恬,安也。 、 《广雅》-恬,静也。 、 曹丕《与吴质书》-恬淡寡欲。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恬然自安。
【组词】
恬波、 恬和、 恬忽、 恬夷、 恬安、 恬澜
2.
【谧】
(形声。本义:安静) 同本义(指环境的安静,没有动荡,没有骚扰)。
【引证】
《说文》-谧,静语也,一曰无声也。 、 《素问·气交变大论》。注:“谧,静也。”-其化清谧。 、 《五常正大论》。注:“谧,静也。”-其政谧。 、 《三国志·东夷传》-海表谧然。 、 《魏书·于栗忠传》-四海谧然,宇内晏清。 、 《汉武帝内传》-内外寂谧。
【组词】
谧然、 谧宁、 谧尔、 谧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