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2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29:57
词汇“恬豁”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雅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以下分析:
结合起来,“恬豁”可能指的是一种心境平和、态度豁达的状态。
由于“恬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文或诗词中,可能会用来形容人的心境或性格。
由于“恬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两个字组合而成的复合词,用来形容一种理想的心境。
在**传统文化中,追求心境的平和与豁达是一种美德。因此,“恬豁”可能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被赋予积极的意义。
“恬豁”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心境。
由于“恬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恬豁”来形容一种理想的心境:
在喧嚣的尘世中,
我寻找一片恬豁的天地,
那里,心随风轻,
梦随云淡。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宁静的山水画,或是轻柔的古典音乐,来表达“恬豁”的意境。
由于“恬豁”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恬豁”作为一个描述心境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体现了一种追求内心平和与豁达的理想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情感和心境。
1.
【恬】
(形声。从心,甜省声。本义:安静)。
同本义 (表示心境的安静,平静)。
【引证】
《说文系传》-恬,安也。 、 《广雅》-恬,静也。 、 曹丕《与吴质书》-恬淡寡欲。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恬然自安。
【组词】
恬波、 恬和、 恬忽、 恬夷、 恬安、 恬澜
2.
【豁】
(形声。从谷,害声。本义:前后相通的山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豁,通谷也。 、 左思《蜀都赋》-豁险吞若巨防。 、 《史记·司马相如传》。郭注:“涧谷之形容也。”司马彪注:“空虚也。”-谽豁。
【组词】
长豁
开阔;开通。
【引证】
何晏《景福殿赋》注:“门通。”-开南端之豁达。 、 陶潜《桃花源记》-豁然开朗。 、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其壑北向颇豁。
【组词】
豁落、 豁尔、 豁眼、 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