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2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21:18
词汇“墨衰绖”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现代汉语中几乎不再使用。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这一词汇进行分析:
“墨衰绖”字面意思是指黑色的丧服。其中,“墨”指黑色,“衰”指丧服,“绖”是指系在腰间的带子。在古代,丧服通常是黑色的,用以表示哀悼。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如《左传》等史书中,可能会提到“墨衰绖”来描述某人穿着丧服参加丧礼的情景。在现代语境中,这一词汇几乎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更为通俗的表达,如“黑色丧服”。
“墨衰绖”一词源自古代对丧服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中更倾向于使用简单直白的词汇来描述丧服,如“黑色丧服”,因此“墨衰绖”这一表达逐渐被边缘化。
在古代**,丧服的颜色和样式有着严格的规定,黑色丧服代表对逝者的哀悼和尊重。这一传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礼仪制度和家族观念。
提到“墨衰绖”,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庄重丧礼和深沉的哀思,给人一种沉重和肃穆的感觉。
由于这一词汇的生僻性,现代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到“墨衰绖”。在学术研究或历史复原项目中,可能会涉及到这一词汇的使用。
在创作古风诗歌或小说时,可以使用“墨衰绖”来营造古代氛围,如:“夜深人静时,墨衰绖下,忆往昔。”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身着墨衰绖的古人,在昏黄的灯光下,默默地守灵。这样的场景可能会伴随着低沉的音乐,增强哀伤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丧服的颜色和样式各异。例如,西方文化中常用白色作为丧服颜色,而在**古代则是黑色。
“墨衰绖”作为一个古代汉语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礼仪文化和对死亡的态度。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和历史。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我们可能不会频繁使用这样的词汇,但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对于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素养是有益的。
1.
【墨】
(会意兼形声。从土,从黑,黑亦声。本义:书画所用的黑色颜料,用松烟等原料制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墨,书墨也。 、 《庄子·田子方》-舐笔和墨。 、 《周礼·占人》-史占墨。 、 《周礼·卜师》。注:“熟灼之,明其兆。”-致其墨。
【组词】
墨丸、 墨本、 墨工、 墨妆、 墨路
2.
【衰】
(会意。从衣,从冄(rǎn)。“冄”象草毛茸茸的样子。是“蓑衣”的“蓑”的本字。(suǒ)本义:蓑衣。)。
力量减退,衰落,没落。与“盛”相对。
【引证】
《素问·疟论》。注:“谓病衰退也。”-衰则气复反入。 、 《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组词】
衰末、 衰旺、 衰季、 衰废、 衰宗、 衰门、 衰薄
3.
【绖】
(形声。从糸(mì),至声。本义:旧时用麻做的丧带,系在腰或头上) 古代用麻做的丧带,在头上为首绖,在腰为腰绖。也专指腰带。
【引证】
《说文》-绖,丧乎带也。 、 《仪礼·丧服》。注:“首绖,象缁布冠之缺项。”-苴绖。 、 《周礼·司服》-弁绖服。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子墨衰绖。
【组词】
绖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