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1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10:08
“狗追耗子”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狗追逐老鼠。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多管闲事,即某人或某物做了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讽刺那些不自量力或越俎代庖的人。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做了不必要或不恰当的事情。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因为它更多地属于日常语言和文学表达。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简单,直接来源于狗追逐老鼠的日常现象。在语言的演变中,它被赋予了比喻意义,用来形容那些不恰当的干预行为。
在中国文化中,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于职责和界限的重视。它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职责,不应随意干涉他人的事务。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负面情感,因为它通常用来批评或讽刺那些不恰当的行为。它让人联想到不必要的干预和混乱。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人总是喜欢插手别人的事情,这时我就会用“狗追耗子”来形容他们的行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看那狗追耗子,不自量力, 越界的行为,终将自食其果。”
这个成语让人联想到一只狗在追逐一只老鼠的画面,可能伴随着狗的吠声和老鼠的尖叫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eddling in other people's affairs”或“mind one's own business”,它们传达了相似的意义,即不恰当的干预。
“狗追耗子”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常用的比喻,用来形容不恰当的干预行为。它在文学和日常口语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反映了人们对于职责和界限的重视。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表达相关的概念。
你狗追耗子,管啥闲事?
1.
【狗】
(形声。从犬,句(gōu)声。本义:犬。原指小犬。后为狗犬的通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狗,犬也。大者为犬,小者为狗。 、 《易·说卦传》-艮为狗。 、 《春秋·考异郵》。注:“狗,斗之精所生也。”-故斗运狗三月而生也。 、 《史记·秦本纪》-以狗御蛊。 、 《礼记·曲礼上》。疏:“大者为犬,小者为狗。”-效犬者左牵之。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悍吏之来吾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
2.
【追】
(本义:追赶)。
同本义(使追赶对象回来)。
【引证】
《说文》-追,逐也。 、 《周礼·小司徒》。注:“逐寇也。”-以比追胥。 、 《左传·庄公十八年》-公追戎于济西。 、 《管子·七臣七主》-驰车充国者,追寇之马也。 、 汉·贾谊《过秦论》-追亡逐北。 、 《庄子·应帝王》-壶子曰:“追之!”列子追之不及。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公使阳处父追之。 、 唐·杜甫《宴王使君宅题二首》-汉主追韩信,苍生起谢安。 、 《资治通鉴》-闻追豫州。
3.
【耗】
(形声。从耒(lěi),毛声。本义:一种稻子)。
消息;音信。
【引证】
李商隐《即日》-赤岭久无耗,鸿门犹合围。
【组词】
耗音、 耗问、 耗息、 恶耗,凶耗
4.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