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2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24:09
“例行”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按照惯例或常规进行的行动或程序。它强调的是一种重复性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通常不涉及创新或变化。
在文学中,“例行”可能用来描述人物的日常生活,如“他的例行公事包括每天早上跑步和阅读报纸。”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带有一定的贬义,暗示缺乏新鲜感或创造性,例如“这只是他的例行回答,没有什么新意。”在专业领域,如医学或法律,例行检查或程序指的是标准化的操作流程。
同义词中,“常规”和“惯例”更侧重于长期形成的规则或做法,而“习惯”则更强调个人的行为模式。反义词则强调与例行相对的新颖性和变化性。
“例行”一词源自汉语,由“例”和“行”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例”指例子或惯例,“行”指进行或执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固定下来,用来描述那些按照既定模式进行的行动。
在现代社会,“例行”常常与效率和秩序联系在一起。在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例行公事有助于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然而,它也可能被视为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的表现。
对于我来说,“例行”可能带来一种安全感和秩序感,因为它代表了可预测性和稳定性。然而,它也可能引发一种厌倦感,特别是当例行公事变得过于单调时。
在我的生活中,例行公事如每天的锻炼和阅读帮助我保持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例行活动虽然简单,但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例行”:
晨光中,例行的脚步
踏过岁月的痕迹,
每一天,重复的旋律
编织生活的经纬。
视觉上,“例行”可能让人联想到日历上的重复标记或时钟的循环转动。听觉上,它可能与每天早晨的闹钟声或办公室的日常背景噪音相关联。
在英语中,“routine”与“例行”相对应,用法和含义相似。在其他语言中,如法语的“routine”或德语的“Routine”,也表达了类似的重复性和习惯性。
“例行”这个词在我理解中代表了生活的秩序和稳定性,同时也提醒我需要在例行中寻找变化和创新。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例行”有助于我更准确地描述日常生活中的重复性行为,并在必要时引入新的元素。
1.
【例】
(形声。从人,列声。本义:比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礼记服问:上附下附,列也。公别比例之义。古只作列,此字后出。-例,比也。 、 元·刘壎《隐居通议·欧阳公》-举此以例其余。
【组词】
溯古例今;以此例比
类;列。
【引证】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组词】
不在此例;例及、 例侪
2.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