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1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19:41
“动土”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有两个主要含义:
“动土”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动”(移动、开始)和“土”(土地)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从字面上的土地挖掘扩展到更广泛的开始新事物的概念。
在中国文化中,动土往往与风水和吉日选择有关,人们相信选择一个好日子动土可以带来好运和顺利。
“动土”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它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让人联想到未来可能的美好变化。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我曾经参与过一个社区花园的动土仪式,那是一个充满希望和社区团结感的时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动土”:
春风拂过,大地动土,
种子在沉默中孕育新生。
每一粒土,都承载着希望,
在阳光下,我们共同见证成长。
想象一下,挖掘机的轰鸣声,泥土被翻动的画面,这些都是“动土”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动土”可以对应为“breaking ground”或“groundbreaking”,它们在英语文化中也有类似的开始新事物的含义。
“动土”这个词汇不仅在建筑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它还广泛地被用于描述各种新的开始。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对于理解中文文化和语言的丰富性是非常重要的。
1.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
2.
【土】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 《书·禹贡》-禹敷土。 、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