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0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3:27
枝附叶著(zhī fù yè zhuó)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枝条依附在树干上,叶子茂盛地生长。这个成语比喻事物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紧密,或者形容文章、言论等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在文学作品中,枝附叶著常用来形容文章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形容事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如团队合作中的成员关系。在专业领域,如植物学,它可以用来描述植物生长的自然状态。
同义词:条理分明、层次清晰、井然有序 反义词:杂乱无章、支离破碎、混乱不堪
枝附叶著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文学和哲学思想,强调事物之间的和谐与秩序。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用于文学批评,也用于日常生活和专业领域的描述。
在文化中,枝附叶著**体现了对和谐与秩序的追求,这与儒家思想中的“和”与“序”相呼应。在社会生活中,它也常用来强调团队合作和组织结构的稳定性。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有序的情感反应,联想到自然界中树木的茂盛和生命的活力。在思维和表达中,它鼓励人们追求清晰和有序的结构。
在组织一次团队会议时,我强调了每个成员的角色和责任,确保会议进程枝附叶著,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枝附叶著,绿意盎然,
生命的旋律,在风中轻弹。
想象一片茂密的森林,树木枝附叶著,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鸟鸣声在林间回荡,这样的场景给人以宁静和生机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ell-structured”或“coherent”,用来形容文章或论点的结构良好,条理清晰。
枝附叶著这个成语不仅在文学和语言表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和谐与秩序的追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提升我的写作和沟通能力。
1.
【枝】
(形声。从木,支声。本义:主干上分出的茎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枝,木别生条也。 、 《素问·移精变气论》-草荄之枝。 、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千朵万朵压枝低。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不蔓不枝。 、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 宋·洪迈《容斋续笔》-正用一枝鸣。
【组词】
枝任、 枝末、 枝主、 枝杪、 枝柯、 枝干
2.
【附】
(形声。从阜,付声。从“阜”(fù),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bù)本义:小土丘。《说文》:“附娄,小土山也。”)。
沾着,附着。
【引证】
《诗·小雅·角弓》-如涂涂附。 、 《考工记·轮人》-是故涂不附。 、 马中锡《中山狼传》-丈人附耳谓先生曰:“有匕首否?”
【组词】
附缠、 附离
3.
【叶】
古邑名。在今河南省叶县南。春秋时属楚领地。汉置县。
【组词】
叶县凫
4.
【著】
(形声。从艸,者声。“艸”长在地面上,表示显露。本义:明显,显著;突出) 同本义。
【引证】
《小尔雅》-著,明也。 、 《礼记·大传》-名著而男女有别。 、 《礼记·乐记》-著不息者,天也。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 、 《世说新语·仇隙》-王氏门强,汝兄弟尚幼,不欲使此声著。 、 《汉书·朱云传》-此臣素著狂直于也。
【组词】
著海内、 昭著、 卓著、 著姓、 著号
显现;显扬。
【引证】
《礼记·大学》-其不善而著其善。 、 《礼记·中庸》-诚则形,形则著。 、 《韩非子·功名》-而日月之名久著于天地。 、 《谷梁传·僖公六年》-病郑也。著郑伯之罪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信义著于四海。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以著其洁。 、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最著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