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1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16:40
托身:这个词汇的基本含义是指将自己的身体或生命寄托于某人或某物,通常意味着依赖或寻求庇护。在更广义的语境中,它可以指将自己的信任、希望或未来寄托于某人或某物。
“托身”一词源于汉语,由“托”和“身”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托”有寄托、委托的意思,“身”指身体或生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指身体的寄托,也包括精神上的依赖和信任。
在**传统文化中,“托身”常与忠诚、信任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例如,古代的门客或幕僚常常将自己的生命和未来托身于主公,体现了忠诚和信任的关系。
“托身”这个词给人一种寻求庇护和依赖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无助、信任和希望。它也可能引发对责任和承诺的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有将某项重要任务托身于他人的经历,这种信任和依赖的关系对个人和团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茫茫人海中,我将心灵托身于你,愿你是我永恒的港湾。”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风雨中寻求庇护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温暖或宁静的旋律,来表达“托身”带来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在英语中,“托身”可以对应为“rely on”或“trust i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含义相似,都强调依赖和信任。
“托身”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也反映了信任和责任的重要性。通过对这个词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人际关系中的微妙情感和复杂互动。
1.
【托】
推。同“拓”。
【引证】
《玉篇》-托,推也。 、 《集韵》-拓,手推物也。或作托。
压力单位 ,等于1333.2巴,为0°C和标准重力下1毫米汞柱的压力。
2.
【身】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身,躬也。象人之形。 、 《论语·乡党》-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 、 王述之《经义述闻》-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 、 《诗·秦风·黄鸟》-人百其身。 、 《礼记·哀公问》-身也者,亲之枝也。 、 《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 《孟子·告子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楚辞·九歌·国殇》-身首离兮心不惩。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组词】
身边钱、 身品、 身伴、 身边人、 身首分离、 身殃、 身牖、 身无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