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1:5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1:50:00
词汇“僚类”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尤其是在描述官职体系或组织结构时。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僚类”字面意思指的是同一官署或机构中的同事、同僚。在古代,它特指在同一官署中任职的官员,他们之间有着相似的职责和地位。
“僚”字源于古代汉语,原指官吏,后来扩展到指同一机构中的官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同事”等词汇。
在古代**,官场文化中强调僚类之间的团结和协作,这种文化背景影响了“僚类”一词的使用和意义。
对于现代人来说,“僚类”可能带有一种古朴、正式的感觉,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官场的严谨和等级制度。
在现代生活中,这个词几乎不再使用,除非在特定的历史学*或讨论中。
在创作历史题材的小说或剧本时,可以使用“僚类”来增强时代感和历史真实性。
结合古代官服的图片或古代官场的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僚类”一词的背景和意义。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会用“colleagues”或“peers”来对应“僚类”,但这些词汇缺乏“僚类”所特有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僚类”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在学和理解古代官制和文化时,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对于语言学者来说,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历史和文化。
1.
【僚】
(形声。从人,尞(liáo)声。本义:官,官职)。
同本义。
【引证】
《书·皋陶谟》-百僚师师。 、 《诗·小雅·大东》-百僚是试。 、 左思《咏史》-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组词】
僚吏、 僚佐、 僚侍、 僚故、 僚品、 僚俊
2.
【类】
(形声。从犬,頪(lèi)声。从“犬”,因犬种类最相似。本义:种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类,种类相似,惟犬最甚。 、 《韩非子·五蠹》-皆守株之类。 、 《荀子·王制》-无法者以类举。 、 、 《列子·仲尼》-其负类反伦,不可胜言也。 、 《孟子·梁惠王上》-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 《庄子·渔父》-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纸灰之类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