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5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51:23
词汇“朝柄”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朝柄”字面意思是指朝廷的权力或政权的核心。其中,“朝”指的是朝廷,即古代帝王处理国家大事的地方;“柄”则有权力、权柄的含义。因此,“朝柄”可以理解为掌握朝廷权力的核心人物或机构。
由于“朝柄”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用来描述某个时期朝廷中掌握实权的人物或集团。
“朝柄”一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用于描述朝廷中的权力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历史或政治文献中仍可见其踪影。
在古代**,朝廷是国家的政治中心,掌握朝柄意味着掌握国家的实际控制权。这个词汇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权力结构的重视。
对于我来说,“朝柄”这个词带有一种历史厚重感和政治敏感性,它让人联想到古代朝廷的权力斗争和政治风云。
在我的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到“朝柄”这个词,因为它更多地出现在历史研究或政治分析中。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朝廷的诗歌时,我可以使用“朝柄”来描绘权力的中心:
金銮殿上朝柄握,
风云变幻谁主沉浮。
想象一幅古代朝廷的画卷,**坐在龙椅上,周围是文武百官,这个场景可以让人联想到“朝柄”的意象。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朝柄”的词汇,但类似的权力中心的描述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朝柄”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的政治结构和权力运作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和历史。
1.
【朝】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下为“莽”字,中间为“日”,“月”。表明太阳已从草丛升起,月亮还未落,是早晨。本义:指日出到早餐时,泛指早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朝,旦也。 、 《尔雅·释诂》-朝,早也。 、 《书·无逸》-自朝至于日中。 、 《礼记·祭义》。注:“朝,日出时也。”-周人祭日以朝及誾。 、 《诗·商颂·那》-温恭朝夕,执事有恪。 、 《水经注·江水》-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乐府诗集·长歌行》-朝露待日晞。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朝雨浥轻尘。 、 唐·杜牧《阿房宫赋》-朝歌夜弦。(弦:弹琴。)
【组词】
朝雉徒歌、 朝趁暮食、 朝上;朝夕乌、 朝夕相处、 朝日、 朝旦;朝不及夕、 朝升暮合、 朝成暮遍、 朝成暮毁、 朝夷暮跖、 朝欢暮乐、 朝市
2.
【柄】
(形声。从木,丙声。本义:器物的把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柄,柯也。(柯:斧柄。) 、 《仪礼·少牢礼》-覆之南柄。 、 《仪礼·大射礼》-有柄。 、 明·魏禧《大铁椎传》-柄(铁椎把)铁折叠环复。
【组词】
柄子、 刀柄;勺柄;曲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