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2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24:18
词汇“[廛布]”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这个词汇可能是一个误输入或者是特定领域的专业术语,因为在标准汉语词典中并没有找到“廛布”这个词汇的记录。因此,我将基于假设的情况来进行分析,假设“廛布”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的术语。
假设“廛布”是古代汉语词汇,可能指的是一种特定的布料或者是与市场、商业相关的布制品。在古代,“廛”通常指市场中的店铺或货摊,“布”则是指布料。
假设“廛布”是古代汉语词汇,它的词源可能与古代市场的商业活动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因为不再常用而逐渐从现代汉语中消失。
在古代社会,市场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与市场相关的词汇如“廛布”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商业文化和经济状况。
对于现代人来说,“廛布”可能会引起对古代市场和商业活动的怀旧情感,或者是对于古代文化的好奇和兴趣。
由于“廛布”是一个假设的词汇,个人应用可能仅限于在历史或文化讨论中提及。
在创作中,可以将“廛布”作为一个象征古代市场和商业活动的元素,用于描述古代市井生活的场景。
如果“廛布”是特定文化的词汇,可以比较它在其他文化中是否有对应的词汇,以及这些词汇的使用情况。
由于“廛布”是一个假设的词汇,这次分析更多是基于假设和推测。在实际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词汇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1.
【廛】
(会意。从广里八土。本义:古代城市平民一户人家所居的房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八者,别也。在里曰廛,在野曰庐。-廛,二亩半一家之居也。 、 《周礼·廛人》注》-廛,民居区域之称。 、 《孟子·滕文公上》-愿受一廛而为氓。 、 清·洪亮吉《治平篇》-闲廛未尽居也。
2.
【布】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引证】
《易·说卦》-坤为布。 、 《诗·卫风·氓》-抱布贸丝。 、 《孟子》-女有余布。 、 左思《吴都赋》-果布辐凑而常然。 、 《仪礼·既夕礼记》-商祝免袒,执功布入。 、 《孟子·滕文公》-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组词】
布衣、 布槽、 布褐、 布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