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5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54:54
词汇“廛市”是一个较为古雅的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在古代文献和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廛市”进行深入分析。
“廛市”字面意思是指古代城市中的市场,特别是指那些集中了商铺和摊贩的商业区域。其中,“廛”指的是古代城市中供商人存放货物的地方,而“市”则是指市场。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廛市”常用来描绘繁华的市井景象,如《东京梦华录》等文献中就有对廛市的详细描述。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较少直接使用,但在一些复古或文艺作品中仍可见其身影。
“廛市”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使用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一些文学作品和历史文献中仍保留其古雅的韵味。
在**古代,廛市是城市经济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文化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热点。廛市的繁荣程度往往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活力。
提到“廛市”,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城市的繁华景象,以及那种热闹非凡、人声鼎沸的市井生活。这种联想往往带有一种怀旧和浪漫的情感色彩。
在现代生活中,“廛市”这个词汇较少直接使用,但在一些复古风格的商业街或文化活动中,人们可能会借用这个词汇来营造一种古朴的氛围。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这样使用:“廛市灯火阑珊处,古风犹存夜未央。”
想象一下,廛市的画面可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而视觉上则是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五彩斑斓的招牌。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能是“marketplace”或“bazaar”,但这些词汇在语境和文化内涵上与“廛市”有所不同。
“廛市”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不多,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城市生活和商业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文化素养。
1.
【廛】
(会意。从广里八土。本义:古代城市平民一户人家所居的房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八者,别也。在里曰廛,在野曰庐。-廛,二亩半一家之居也。 、 《周礼·廛人》注》-廛,民居区域之称。 、 《孟子·滕文公上》-愿受一廛而为氓。 、 清·洪亮吉《治平篇》-闲廛未尽居也。
2.
【市】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之”(往),下面是“兮”,表市场嘈杂声。本义:市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者神农作市,或曰祝融也。-市,买卖之所也。 、 《管子·乘马》-市者,货之准也。 、 《周礼·司市》-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因井田以为市,故俗语曰市井。 、 《论语》-肆之市朝。 、 《孟子·梁惠王上》-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市南门外泥歇。 、 明·刘基《卖柑者言》-置于市,贾十倍。
【组词】
市征、 市曹、 市声、 市人、 市吏、 市刑、 市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