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1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18:02
灵禽:字面意思是指具有灵性或神奇特质的鸟类。在汉语中,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被认为具有超自然能力或者象征着吉祥、智慧的鸟类。
灵禽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灵”字意味着灵性、神奇,而“禽”字则指鸟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鸟类。
在文化中,灵禽常常与吉祥、长寿、智慧等正面意义联系在一起。例如,凤凰和龙一样,是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代表着皇权和吉祥。
灵禽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神秘和崇高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在神话和传说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鸟类,如凤凰、青鸟等,这些鸟类通常被赋予了超自然的能力和美好的象征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灵禽”来形容那些行为异常聪明或具有特殊能力的鸟类,或者在描述一个非常机智灵活的人时使用这个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灵禽”:
晨曦中,一只灵禽翩翩起舞, 它的羽翼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仿佛是天上的使者,传递着希望的讯息。
灵禽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那些色彩斑斓、姿态优雅的鸟类,如孔雀或凤凰。在视觉上,它可能与那些描绘神话鸟类的艺术作品相关联;在听觉上,它可能与那些描述鸟类鸣叫的音乐作品相关联。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mythical bird”或“legendary bird”,如凤凰(Phoenix)在西方文化中也是一种象征着重生和永恒的神奇鸟类。
灵禽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它不仅用来形容那些具有特殊能力的鸟类,还常常被用来象征吉祥、智慧和美好。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灵】
(形声。从巫,靈(líng)声。本义:巫)。
古时楚人称跳舞降神的巫为灵。
【引证】
《说文》-灵,灵巫也。以玉事神。 、 《离骚》-命灵氛为余占之。 、 《楚辞·云中君》-灵连踡兮既留。 、 屈原《东皇太一》-灵偃蹇兮姣胶。
【组词】
灵子
2.
【禽】
(象形。本义:走兽总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禽,走兽总名。 、 《白虎通》-禽者何?鸟兽之总名 、 《礼记·月令》。疏:“兽之通名也。”-命主祠祭禽于四方。 、 《列子·黄帝》-傅翼戴角,分牙布爪,仰飞俯走,谓之禽兽。 、 《周礼·庖人》。注:“宜为羔豚、犊、麝、雉、鴈。凡鸟兽未孕曰禽。”-六禽。 、 《孟子·滕文公下》-终日而不获一禽。 、 《三国志·华陀传》-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 汉·王充《论衡·遭虎》-虎亦诸禽之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