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1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19:08
“挨肩擦脸”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两个人或物体紧挨着,肩膀和脸颊都互相接触。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接触或者物体之间的紧密接触。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绘人物之间的亲密关系或者紧张的对峙。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形容两个人非常接近,甚至有些拥挤的情况。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描述物理空间或者人际关系的紧密性。
同义词:紧挨、贴近、密接 反义词:疏远、隔绝、远离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挨肩”和“擦脸”两个动作组合而成,形象地描述了人与人或物体之间的紧密接触。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可能较少见,但随着现代汉语的发展,它被广泛使用。
在**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身体接触往往带有特定的社交含义。例如,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挨肩擦脸可能被视为一种不可避免的拥挤状态,而在私人场合,这种接触可能象征着亲密或友好。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亲密和接近。它让我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无论是出于友好还是被迫的拥挤。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在地铁高峰时段,我不得不与陌生人挨肩擦脸地站立,那种感觉既不舒服又有些尴尬。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拥挤的街头,我们挨肩擦脸, 心跳在耳边,共享这城市的喧嚣。”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两个人在拥挤的地铁车厢中挨肩擦脸的情景。听觉上,可能伴随着地铁的轰鸣声和人群的嘈杂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houlder to shoulder”或“cheek by jowl”,但它们的意思略有不同,前者强调团结一致,后者强调紧密无间。
通过学*和分析“挨肩擦脸”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人际关系和物理空间紧密性方面的作用。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和文学创作中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帮助我们更生动地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接触。
贾珍便和三姐挨肩擦脸,百般轻薄起来。
1.
【挨】
遭受;忍受。
【引证】
关汉卿《元曲选·窦娥冤》。-这无情棍棒,教我挨不的。
【组词】
挨打;挨批
拖延;磨蹭。
【引证】
《水浒传》-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
2.
【肩】
(象形。从户,从肉。本义:肩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肩,髆也。从肉,象形。 、 《尔雅》-北方有比肩之民焉。迭食而迭望。 、 《仪礼·少牢礼》-肩臂臑。 、 《庄子·养生主》-肩之所倚。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并肩手相接。
【组词】
肩巴、 肩甲、 肩磨、 肩排
3.
【擦】
(形声。从手,察声。本义:摩擦)。
同本义。
【引证】
《西游记》-那块铁…擦擦儿筋伤!
【组词】
擦背、 擦肩、 擦拳磨掌
4.
【脸】
(形声。从肉,佥(qiān)声。古代表示人的整个面部用“面”。“脸”字在魏晋时期才出现,只表示两颊的上部,到了唐宋时期,口语中才用“脸”表示整个面部。本义:两颊的上部)。
同本义。
【引证】
吴均《小垂手》-蛾眉与曼脸,见此空愁人。 、 白居易《昭君怨》-满面黄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 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头圆筋骨紧,两脸明且光。
【组词】
脸蛋、 脸巴子、 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