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6:47
词汇“灵祉”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文雅和古风的词汇,通常用于文学作品或正式的书面语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灵祉”进行分析:
“灵祉”由两个字组成:“灵”和“祉”。
结合起来,“灵祉”可以理解为神灵赐予的福祉或吉祥,是一种超自然的、神圣的福气。
在文学作品中,“灵祉”常用来形容某种神秘的、超自然的福祉降临在某人或某地。在口语中几乎不使用,主要出现在古文、诗词或**相关的文本中。
“灵祉”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频率在古代文献中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大大降低,更多保留在文学和**文本中。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常常祈求神灵的庇佑和福祉,因此“灵祉”一词体现了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灵祉”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正面和神圣的,它让人联想到宁静、祥和和美好的事物。
由于“灵祉”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现代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但在写作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时,可以巧妙地融入。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星辰闪烁,灵祉如梦,轻抚心田。”
视觉上,“灵祉”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夜晚、闪烁的星辰或古老的寺庙;听觉上,可能是悠扬的钟声或风中的低语。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blessing”(祝福)或“divine favor”(神佑),它们都表达了类似的超自然福祉的概念。
“灵祉”是一个充满诗意和神秘感的词汇,它不仅体现了古代汉语的韵味,也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在现代汉语中,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在文学创作和表达深层次情感时,它仍然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
1.
【灵】
(形声。从巫,靈(líng)声。本义:巫)。
古时楚人称跳舞降神的巫为灵。
【引证】
《说文》-灵,灵巫也。以玉事神。 、 《离骚》-命灵氛为余占之。 、 《楚辞·云中君》-灵连踡兮既留。 、 屈原《东皇太一》-灵偃蹇兮姣胶。
【组词】
灵子
2.
【祉】
(形声。从示,止声。本义: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祉,福也。 、 《左传·哀公九年》-祉,禄也。 、 《易·否》-畴离祉。 、 《诗·小雅·六月》-既多受祉。 、 《国语·周语》-谓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 、 《汉书·王莽传》-维祉冠存已。 、 《后汉书·宋宏传》。注:“谓福庆也。”-用锡尔祉。
【组词】
祉祚、 祉祥、 祉祐、 祉禄、 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