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1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1:09
词汇“殊物”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文雅和古风的词汇。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殊物”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殊物”字面意思指的是特殊或不同寻常的物品。其中,“殊”表示特别、不同,“物”则指物品、东西。因此,“殊物”可以理解为与众不同、具有特殊性质或价值的物品。
“殊物”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左传》等,已有使用“殊”字来形容特别之物的例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殊物”逐渐被更通俗的表达所替代,但在某些文学作品或正式场合中仍可见其身影。
在**传统文化中,“殊物”常与珍宝、文物等概念相联系,象征着稀有、珍贵和独特。在古代,殊物往往与皇室、贵族或文人雅士相关,代表着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殊物”一词给人以神秘、珍贵和独特的感觉。它唤起的情感反应可能是敬畏、好奇或向往。在表达中,使用“殊物”可以增加语言的文雅和深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古董展览中见到一件被称为“殊物”的明代瓷器,其精美的工艺和历史价值令人印象深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殊物”:
月光下的殊物,
静谧中透着古韵,
每一道裂痕,
都是时间的诗篇。
想象一件“殊物”,可能是博物馆中一件古老的青铜器,其斑驳的铜绿和复杂的纹饰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解说员低沉而充满敬意的声音,描述这件物品的历史和价值。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unique item”或“rare artifact”,虽然意思相近,但“殊物”所蕴含的文雅和古风是英语表达所不具备的。
通过对“殊物”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一词汇在汉语中的独特韵味和文化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恰当地使用“殊物”可以提升语言的层次和美感。
1.
【殊】
(形声。从攴(è),朱声。小篆字形。攴,分解后剩下的骨头。隶变为“歹”。本义:斩首,断其首身而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汉令曰:蛮夷长有罪当殊之。-殊,死也。 、 《汉书·高帝纪》。注:“斩刑也。”-其赦天下殊死以下。 、 《庄子·在宥》-今世殊死者相枕也。
2.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