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8:18
侠情:这个词由“侠”和“情”两个字组成。在汉语中,“侠”通常指具有高尚品德、行侠仗义的人,如武侠小说中的侠客;“情”则指情感、情义。因此,“侠情”可以理解为侠义精神与深厚情感的结合,通常指那些具有侠义心肠、愿意为他人付出、重情重义的人或行为。
“侠情”一词源于**古代的侠文化,随着武侠小说的流行而逐渐被广泛使用。在古代,“侠”指的是那些不畏强权、行侠仗义的人,而“情”则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侠情”逐渐成为描述那些具有高尚品德和深厚情感的人的词汇。
在**文化中,“侠情”代表了儒家思想中的仁义和道家思想中的自然与和谐。它体现了人们对正义和情感的追求,是社会和谐与个人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侠情”这个词让我联想到古代的侠客,他们身披斗篷,手持长剑,行走在江湖之间,为正义而战。这种形象充满了浪漫和英雄主义,激发了我对正义和友情的向往。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总是无私地帮助学生,不求回报。他的行为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侠情”的真正含义,也激励我在他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侠情”:
月光下,剑光闪烁,
侠情在心,义无反顾。
江湖路远,情深似海,
侠骨柔情,共赴天涯。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knighthood”(骑士精神),它也强调了勇气、荣誉和对他人的保护。然而,“knighthood”更多强调的是骑士的荣誉和勇气,而“侠情”则更侧重于情感和义气。
“侠情”这个词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理想和追求。它代表了正义、情感和无私,是我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视的一个概念。通过深入学和分析“侠情”,我更加明白了它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性,也更加珍惜和尊重这种精神。
1.
【侠】
(形声。从人,夹声。本义:侠义)。
同本义。指见义勇为、肯舍己助人的性格、气质或行为。
【引证】
《说文》-俠,俜也。 、 《史记·游侠传》-所谓言必行,行必果,己诺 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阨困,千里诵义者也。荀悦曰,立气齐,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强于世者,谓之游侠。 、 《新唐书·刘义传》-刘义者,亦一节士。少放肆为侠行,因酒杀人亡命。 、 《儿女英雄传》-这十三妹是一位正气不过的侠女,你为何这等唐突他起来?
【组词】
侠奴、 侠情
2.
【情】
(形声。从心,青声。本义:感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 、 《礼记·礼运》又-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击能。 、 、 《易·系辞》。虞注:“情阳也。”-情伪相感。 、 《白虎通·情形》-情者,阴之化也。 、 《荀子·正名》-情者,性之质也。 、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览物之情 、 清·黄宗羲《原君》-情所欲居。 、
【组词】
情熟、 情款、 情悃、 情热、 情肠、 情悰、 无情、 友情、 情交、 情好、 情志、 情思、 情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