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9:14
词汇“听调”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特定领域或方言中的术语,或者是某个特定语境下的表达。由于其不常见,我们将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听调”字面意思可能是指听取或理解某种调子或旋律,或者在特定语境下指听取并适应某种安排或指示。
由于“听调”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使用可能局限于特定领域,如音乐、戏剧或某些方言中。在音乐领域,它可能指听懂音乐的调式或旋律。在某些方言或特定社会群体中,它可能指听从某种安排或指示。
由于“听调”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听”和“调”两个字组合而成的特定表达。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听调”可能指听从某种传统或习俗,或者在特定社会群体中指听从某种规则或安排。
“听调”可能给人一种顺从、适应的感觉,也可能让人联想到音乐的美妙和和谐。
由于“听调”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较少。在音乐学习中,我曾被要求仔细听调,以便更好地掌握乐曲的情感表达。
在诗歌中,可以将“听调”融入,如:
在静谧的夜,我听调
星辰的旋律,月的轻吟
心灵随之起舞,和谐共鸣
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个人闭上眼睛,专注地听调一首优美的乐曲,感受音符的跳动和旋律的流动。
由于“听调”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不详。
“听调”虽然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但它体现了听取和理解的重要性,无论是在音乐、工作还是生活中。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词汇的特定语境和用法是至关重要的。
1.
【听】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听,聆也。 、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 、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行人驻足听。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资治通鉴·唐纪》-夜阑卧听风吹雨。 、 、 宋·辛弃疾《西江月》-听取蛙声一片。
【组词】
听知、 听受、 听言、 听真、 听直
2.
【调】
清晨,早晨 同: 朝
【引证】
《诗·周南·汝坟》-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组词】
调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