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31: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31:40
“仇隙”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因仇恨而产生的裂痕或间隙。基本含义是指人与人之间因为长期的矛盾、冲突或敌意而形成的难以弥合的隔阂。
“仇隙”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仇”指仇恨,“隙”指裂缝或间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描述人与人之间的深刻隔阂。
在**传统文化中,“仇隙”常常与家族、宗族间的世仇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复杂的家族关系和恩怨情仇。
“仇隙”这个词给人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感觉,让人联想到长期的痛苦和无法解决的矛盾。它影响着人们对人际关系的看法,提醒人们在交往中应避免积累不必要的仇恨。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目睹过两个朋友因为一次误会而产生了仇隙,多年后才得以和解。这个经历让我深刻理解到及时沟通和理解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仇隙”融入描述战争或家族恩怨的诗句中,如:“千年仇隙如山重,一朝和解似水轻。”
视觉上,“仇隙”可能让人联想到断裂的桥梁或破碎的镜子,象征着关系的破裂。听觉上,可能让人联想到沉重的叹息或激烈的争吵声。
在英语中,“仇隙”可以对应为“rift”或“animosity”,但这些词汇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可能有所不同。
“仇隙”这个词深刻地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恰当使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处理人际间的冲突和矛盾。
1.
【仇】
(形声。从人,九声。本义:同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谓雠也,二人相当相对之谊。-仇,雠也。 、 《尔雅·释诂》-仇,匹也,合也。 、 《诗·周南·无衣》-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 《诗·周南·兔置》。笺:“怨耦曰仇。”-公侯好仇。 、 《礼记·缁衣》-君子好仇。
2.
【隙】
(会意。从阜(fù)亦声。阜,土山,与土有关。本义:墙上开裂的裂缝)。
同本义。也泛指孔穴、空隙。
【引证】
《说文》-隙,壁际孔也。 、 《广雅》-隙,裂也。 、 《左传》-墙之隙坏,谁之咎也。 、 《礼记·三年问》-若驷之过隙。 、 《国语·周语下》-二间夹钟出四隙之细也。 、 唐·孟棨《本事诗》-柳每以暇日隙壁窥韩(韩翃)所居,即萧然葭艾,闻客至,必名人。 、 《商君书·修权》-谚曰:“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组词】
裂隙;罅隙;隙穴、 隙地、 隙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