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2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26:27
“三尺雪”字面意思指的是三尺厚的雪,即大约一米厚的雪层。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雪下得非常大,积雪深厚。
“三尺雪”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来源于对雪层厚度的直观描述。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中的“晴翠接荒城”可能隐含了雪的意象。
在**文化中,雪常常被赋予纯洁、美丽的象征意义。而“三尺雪”则更多地与严寒、困难的环境相联系,反映了人们在面对自然挑战时的坚韧和毅力。
“三尺雪”给我的情感反应是壮丽和寒冷。它让我联想到冬天的宁静和雪地的纯净,同时也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和人类的渺小。
在我小时候,家乡曾有一次下了三尺雪,整个世界都被白色覆盖,那种纯净和宁静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三尺雪”:
寒风呼啸过山岗,
三尺雪覆盖大地。
银装素裹世界静,
心中暖意胜寒霜。
想象一下,当你看到“三尺雪”这个词时,可能会联想到一片白茫茫的雪地,听到雪地中踩雪的声音,感受到寒冷的空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foot of snow”或“heavy snowfall”,但“三尺雪”这个具体的中文表达在英语中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三尺雪”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雪的厚度,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我们对文化背景的理解。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尺】
(指事。小篆,从尸,从乙。“尸”象人卧的形象。“乙”是个标识,周制寸、咫、尺、仞、寻、常诸度,皆以人之体为法。本义:十寸)。
同本义,量词。长度单位。
【引证】
《说文》-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所以指斥规榘事也。
3.
【雪】
(会意。从雨,从彗,彗(huì)省声。本义: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到摄氏零度以下时,就有部分凝结成冰晶,由空中降下,叫做雪)。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谢惠莲《雪赋》题注引《五经通训》-春洩气为雨,雨凝为雪。 、 《左传·隐公九年》-平地尺为大雪。 、 《诗·曹风·蜉虫游》-麻衣如雪。 、 《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 、 杜甫《北征》诗-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组词】
雪案萤窗、 雪里鸿、 雪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