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1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12:55
撼地摇天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撼动大地,摇晃天空”,形容力量极大,影响极广,或者形容某种行为或**非常惊人、震撼。
撼地摇天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字面意义直接反映了其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形容极大力量或惊人**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撼地摇天 常与英雄主义和壮举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人们对力量和勇气的崇敬。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重大或变革的影响力。
这个成语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感和敬畏感,联想到的是巨大的力量和深远的影响。它激发人们对英雄和壮举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听到一位演讲者的演讲撼地摇天,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动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他的歌声撼地摇天, 穿越时空的界限, 唤醒沉睡的心灵, 照亮黑暗的夜空。
想象一场强烈的地震,大地在颤抖,天空在摇晃,这种视觉和听觉的震撼可以很好地体现撼地摇天的含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earth-shaking" 或 "ground-breaking",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表达了类似的意义,即极大的影响或变革。
撼地摇天 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它不仅形容了极大的力量和影响,也体现了人们对英雄和壮举的崇敬。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我更生动地描述和表达强烈的情感和**。
有分教,李逵施为撼地摇天手,来斗巴山跳涧虫。
我没有~的本事。
1.
【撼】
(形声。从手,感声。本义:摇动;动摇) 同本义。
【引证】
《广雅》-撼,动也。 、 韩愈《调张籍》-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 《宋史·岳飞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组词】
撼落、 撼摇、 撼顿
2.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
3.
【摇】
(形声。从手,本义:摇动;摆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摇,动也。 、 《尔雅》-摇,作也。 、 《管子·心术》-摇者不定。 、 《庄子·则阳》-复命摇作。 、 《考工记·矢人》-夹而摇之。 、 《古诗十九首》-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蒙络摇缀。 、 柳宗元《断刑论》-痒不得搔,痹不得摇。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摇头而歌。 、 清·姚鼐《登泰山记》-动摇承之。
【组词】
摇旗打鼓、 摇铃打鼓、 摇颭、 摇风、 摇摆气势、 摇席破座、 摇唇鼓舌
4.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