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0:0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09:19
利息是指借款人向贷款人支付的超出本金的部分,作为使用资金的代价。在金融领域,利息通常以百分比形式表示,计算方式可以是简单利息或复利息。
利息一词源自拉丁语“interesse”,意为“处于中间”,后来演变为指代资金使用的中介费用。在中世纪,利息在某些**和文化中被视为不道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成为了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石。
在某些和文化中,利息曾被视为不道德,如教和伊斯兰教早期对利息的禁止。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利息作为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补偿的概念被广泛接受。
利息一词可能引发不同的情感反应,如对投资者来说是积极的,意味着收益和增长;而对借款人来说可能是负面的,意味着额外的财务负担。
在个人理财中,了解利息的计算和管理对于储蓄和贷款决策至关重要。例如,选择高利息的储蓄账户可以增加财富积累,而合理规划贷款利息可以减少财务压力。
在诗歌中,利息可以被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
岁月如利息,悄然累积, 无声无息,却日益沉重。 每一刻的流逝,都是生命的利息, 珍惜当下,莫让时光空付。
利息可能让人联想到银行的大理石柱和金库的厚重门,或是计算器按键的清脆声响。
在不同文化中,利息的概念和接受程度各异。例如,伊斯兰金融禁止利息,而采用利润分享和风险共担的模式。
利息是金融和经济领域的基础概念,影响着个人和企业的财务决策。了解利息的计算和影响,对于有效管理资金和做出明智的投资选择至关重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利息也是一个多面性的词汇,可以引发丰富的联想和情感反应。
1.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
2.
【息】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息,喘也。 、 《诗·大雅·桑柔》。笺:“如仰疾风,不能息也。”-亦孔之。 、 《汉书·扬雄传》。注:“出入气也。”-尚不敢惕息。 、 《汉书·司马迁传》。注:“喘息也。”-则心惕息。 、 《汉书·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 、 《明史·王复传》-随形势为沟墙,庶息响相闻,易于守御。
【组词】
喘息、 息息、 息窒、 息响、 息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