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6:25
回天运斗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能够扭转天命,运转星斗。基本含义是指具有超乎寻常的能力或手段,能够改变极其困难或不可能的局面。
在文学作品中,回天运斗 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或智者的非凡能力,如在历史小说中描述某位将军以少胜多,扭转战局。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在危机中展现出的非凡智慧或能力。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那些能够改变组织或个人命运的策略或方法。
回天运斗 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其构成部分“回天”和“运斗”均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人们认为天命不可违,而“回天”则意味着改变这种不可违的天命。“运斗”则可能源自古代对星象的观察,认为星斗的运行影响着人间的命运。
在传统文化中,回天运斗** 常与英雄主义和智谋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于改变命运、克服困难的向往和赞美。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赞扬那些在逆境中展现出非凡能力的人。
回天运斗 这个词汇给人以强烈的积极情感,联想到英雄、智慧和力量。它激发人们对克服困难、改变命运的渴望和信心。
在个人生活中,回天运斗 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在个人或职业生活中遇到重大挑战时,能够找到创新解决方案的人。例如,一个企业家在面临市场危机时,通过创新策略成功挽救了企业,就可以被形容为展现了回天运斗的能力。
在诗歌中,可以将回天运斗 融入描述英雄事迹的诗句中,如:
星辰运转,英雄回天, 运斗之间,乾坤扭转。
回天运斗 可以联想到宏伟的星空和英雄的壮举,可以通过视觉艺术作品展现星空的壮丽和英雄的英姿,或者通过音乐作品传达出英雄主义的旋律和节奏。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urning the tide”或“changing the course of history”,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改变困难局面的能力。
回天运斗 这个成语不仅富有文化内涵,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激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和能力,是语言学*和表达中一个富有启发性的词汇。
荡海吞江制中国,回天运斗应南面。
1.
【回】
(囘为回的古字; 廻为迴的俗字。囬、迴同回。象形。甲骨文象渊水回旋之形。本义:回旋;旋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回,转也。 、 《诗·大雅·云汉》-昭回于天。 、 《荀子·儒效》-图回天下于掌上而辨白黑。 、 《淮南子·本经》-诡文回波。 、 《汉书·叙传》-畔回穴其若兹兮。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虎鼓瑟兮鸾回车。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 、 唐·杜枚《阿房宫赋》-廊腰缦回。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峰回路转。
【组词】
回湍、 回倒、 回纡、 回极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运】
(会意。从辵(chuò),军声。本义:运行;运转;转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運,移徙也。 、 《易·系辞》-日、月运行。 、 《方言》。注:“犹行也。”-日运为躔,月运为逡。 、 《庄子·逍遥游》。简文注:“徙也。”-是鸟也,海运。 、 《孟子·梁惠王上》-天下可运于掌。
【组词】
运衡、 运玑、 运斡、 运掌
4.
【斗】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怒发对打形。本义:搏斗)。
搏斗;引申为战斗。
【引证】
《说文》。按,争也。-鬥,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 、 《古考经说》-二士对戟为鬥。 、 《说文》。按,相接之意。-鬥,遇也。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投身大敌,与之扑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