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0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09:07
词汇“匡咏”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对其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可能会比较困难。不过,我们可以尝试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来探讨这个词汇。
“匡咏”由两个汉字组成:
结合起来,“匡咏”可能指的是用诗歌或其他文学形式来纠正或表达某种思想或情感。
由于“匡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用诗歌来表达对社会不公的批评或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由于“匡咏”不常见,以下是一些假设性的例句:
“匡咏”的词源可能来源于古代汉语,但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因此其历史演变和在语言中的变化难以追溯。
在古代文学中,诗人常常用诗歌来表达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和批评,因此“匡咏”可能与这种文化传统有关。
“匡咏”可能让人联想到文学创作中的批判性和艺术性,给人以深沉和思考的情感反应。
由于“匡咏”不常见,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匡咏”用于描述某人用诗歌来表达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如:
由于“匡咏”与文学创作相关,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书本、笔墨和诗歌朗诵的声音。
“匡咏”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因为它的含义较为特殊。
“匡咏”是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可能与文学创作中的批判性和艺术性有关。虽然它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些不常见的词汇可以增加我们的词汇量,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1.
【匡】
(形声。从匚(fāng),表示与筐器有关,王声。本义:盛东西的方形竹器)。
“筐”的古字。容器名。
【引证】
《说文》-匡,饭器,也。 、 《诗·小雅·楚茨》-既齐既稷,既匡既勑。 、 《礼记·檀弓》-蚕则绩而蟹有匡。
2.
【咏】
(形声。从口,永声。又作“詠”。本义:曼声长吟;歌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尧典曰:‘歌永言。’乐记曰:‘歌为之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詠,歌也。或从口。 、 《虞书》。郑注:“谓歌诗也。”-搏拊琴瑟以咏。 、 《国语·周语下》-五曰夷则,所咏歌九则,平民无二也。 、 《礼记·檀弓》-人喜则斯陶,陶斯咏。 、 《论语·先进》-咏而归。 、 班固《东都赋》-咏殷周之《诗》。
【组词】
咏士、 咏雪、 咏哦、 咏吟、 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