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49: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49:45
词汇“休息字”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您提供的分析框架,对“休息”这一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休息”字面意思是指暂停工作或活动,以恢复体力和精神。它通常用于描述人们在紧张或劳累之后需要的一种状态,以便能够继续有效地工作或生活。
“休息”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字形和意义在历史长河中相对稳定。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中已有使用,表示暂停劳作,恢复体力。
在**文化中,休息被视为养生和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中医理论强调劳逸结合,适当的休息有助于调和阴阳,保持身体健康。
“休息”常常带有一种放松和安宁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舒适的床、宁静的夜晚或悠闲的午后。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需要在紧张的工作后找到时间休息,无论是通过短暂的午睡还是晚上的早睡,休息对于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至关重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休息”:
在繁忙的都市中,
我寻找一片宁静的休息之地,
让心灵得以喘息,
在星光的照耀下,
我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休息”可能让人联想到柔和的灯光、轻柔的音乐和舒适的家具,这些都是营造休息氛围的重要元素。
在英语中,“休息”可以对应为“rest”,在德语中为“Ruhe”,在法语中为“repos”。尽管语言不同,但表达的概念相似,都是指暂停活动以恢复精力。
“休息”是一个基础且重要的词汇,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健康和效率,也反映了不同文化对于工作和休息平衡的看法。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休息”这一词汇对于传达我的需求和感受至关重要。
1.
【休】
(会意。从人,从木。人依傍大树休息。本义:休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休,息止也。 、 《尔雅》-休,息也。 、 《诗·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 《五经文字》-休,象人息木阴。 、 《汉书·王莽传》。注:“庇荫也。”-诚上休陛下余光。 、 《诗·大雅·民劳》-汔可小休。 、 《礼记·月令》-毋休于都。 、 《史记·高帝纪》-止宫休舍。 、 唐·杜甫《兵车行》-未休关西卒。 、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景公猎,休,坐地而食。 、 岳飞《五岳祠盟记》-故且养兵休卒,蓄锐待敌。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休于树 、 《资治通鉴·唐纪》-命士少休。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将士更休。 、 、 《聊斋志异》-既暮,休于旅舍。
【组词】
休日、 休舍、 休士、 休坐
2.
【息】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息,喘也。 、 《诗·大雅·桑柔》。笺:“如仰疾风,不能息也。”-亦孔之。 、 《汉书·扬雄传》。注:“出入气也。”-尚不敢惕息。 、 《汉书·司马迁传》。注:“喘息也。”-则心惕息。 、 《汉书·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 、 《明史·王复传》-随形势为沟墙,庶息响相闻,易于守御。
【组词】
喘息、 息息、 息窒、 息响、 息贲
3.
【字】
(会意兼形声。从宀(mián)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乳也。 、 《广雅》-字,生也。 、 《论衡·气寿》-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 、 《汉书》。颜师古注:“字,生也。”-六畜遂字。 、 《山海经·中山经》-苦山有木,服之不字。 、 《汉书·食货志下》-亭有畜字马,岁课息。
【组词】
字乳、 字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