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0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4:22
少许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数量不多,少量。它通常用来描述某种物质或事物的数量不多,不足以形成大量或主要部分。
“少许”一词源自古代汉语,由“少”和“许”组成。在古代,“许”有“些许”之意,表示数量不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少许”逐渐固定为表示少量或不多的词汇。
在文化中,“少许”常用于强调节俭和适度,反映了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
“少许”给人一种温和、谨慎的感觉,常用于表达对事物的细致处理或对数量的精确控制。
在烹饪时,我经常使用“少许”来描述添加的调味料,以确保食物的味道恰到好处。
在诗歌中,“少许”可以用来形容时间的短暂,如:“岁月如梭,只留下少许痕迹。”
在英语中,“少许”可以对应为“a pinch”或“a little bit”,在不同文化中,对“少许”的理解和使用有相似之处,都强调数量的不多。
“少许”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词汇,它不仅在日常交流中频繁出现,也在专业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学*“少许”,我更加理解了如何在不同语境中精确表达数量概念,这对于提高我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有帮助。
1.
【少】
(会意。小篆从小,丿(piě)声。本义:不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少,不多也。 、 《太玄·玄衡》-少,微也。 、 《易·略例》-夫少者,多之所贵也。 、 《仪礼·乡射礼》-宾少进。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险以远,则至者少。 、 《韩非子·五蠹》-人民少而财有余。
【组词】
少一时、 少可、 少冗、 少甚么、 少才、 少年、 少好、 少言寡语、 少说、 少气
2.
【许】
(形声。从言,午声。本义:应允,许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听从其言也。-许,听也。 、 《吕氏春秋·首时》。注:“诺也。”-王子许。 、 《左传·隐公元年》-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 《武王伐纣平话》-[某]知公大贤,许我伐无道之君如何? 、 《书·金滕》-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 、 《列子·汤问》-杂然相许。 、 《战国策·魏策》-其许寡人。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不可不许。 、 诸葛亮《出师表》-遂许先帝以驱驰。
【组词】
特许;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准许;默许;许认、 许肯、 许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