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9:5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9:56:11
“休得”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不要”或“不可”。它通常用于命令或劝告的语境中,表达禁止或劝阻的意味。
“休得”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休”有停止、休息的意思,“得”在这里表示可以或能够。随着语言的发展,“休得”逐渐演变成表示禁止或劝阻的词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休得”常用于强调礼仪和秩序,特别是在家庭和社交场合中,用以维护社会和谐。
“休得”给人一种严肃和正式的感觉,常与权威和规矩联系在一起。它可能唤起对传统和秩序的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我较少使用“休得”,因为它显得较为古板和正式。但在某些特定场合,如教育孩子或强调规则时,可能会使用。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休得”来营造一种古典和庄重的氛围:
休得轻言离别苦,
月下花前共此生。
“休得”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官员的严肃面孔和庄重的宫廷音乐,给人一种历史和传统的视觉和听觉感受。
在英语中,“休得”可以对应为“must not”或“do not”,但在使用频率和语境上有所不同。
“休得”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降低,但它仍然在特定语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汉语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
1.
【休】
(会意。从人,从木。人依傍大树休息。本义:休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休,息止也。 、 《尔雅》-休,息也。 、 《诗·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 《五经文字》-休,象人息木阴。 、 《汉书·王莽传》。注:“庇荫也。”-诚上休陛下余光。 、 《诗·大雅·民劳》-汔可小休。 、 《礼记·月令》-毋休于都。 、 《史记·高帝纪》-止宫休舍。 、 唐·杜甫《兵车行》-未休关西卒。 、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景公猎,休,坐地而食。 、 岳飞《五岳祠盟记》-故且养兵休卒,蓄锐待敌。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休于树 、 《资治通鉴·唐纪》-命士少休。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将士更休。 、 、 《聊斋志异》-既暮,休于旅舍。
【组词】
休日、 休舍、 休士、 休坐
2.
【得】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引证】
唐·杜甫《石壕吏》-犹得备晨炊。
【组词】
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