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7:47
词汇“屦企”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汉语。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屦企”进行分析:
“屦”(jù)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一种用麻、葛等材料制成的鞋子,类似于今天的草鞋或布鞋。“企”(qǐ)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踮起脚尖,引申为盼望、期待的意思。因此,“屦企”字面意思是指穿着屦鞋踮起脚尖,引申为急切盼望、期待的状态。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屦企”可能用来形容一个人急切地盼望某事的发生,或者形容一个人在等待重要消息时的焦急心情。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已经很少使用,但在研究古代文学或历史时可能会遇到。
“屦”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而“企”字则更早,见于《诗经》等古籍。随着时间的推移,“屦”作为鞋子的意思逐渐被其他词汇所替代,而“企”的盼望、期待之意则保留下来,但“屦企”这个组合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
在古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较慢,等待和盼望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因此,“屦企”这样的词汇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和对未来的期待。
“屦企”给人一种古朴、悠远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古代人们朴素的生活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由于“屦企”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它。但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遇到这样的词汇,我会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在创作一首关于等待的古风诗歌时,可以使用“屦企”来增添诗意和历史感:
古道边,屦企望,
千山外,归人迟。
想象一个古代村落的场景,一位穿着屦鞋的村民在村口踮起脚尖,焦急地望着远方,期待着亲人的归来。这样的画面可能会伴随着古风的音乐,营造出一种怀旧和期待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屦企”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期待和盼望的词汇是普遍存在的。例如,英语中的“yearning”或“longing”可以表达类似的情感。
“屦企”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词汇,它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体现了他们对未来的期待和盼望。虽然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对于理解古代文学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演变和文化的发展。
1.
【屦】
(形声。从履(鞋子)省,娄声。本义:用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 同本义。后泛指鞋。
【引证】
《说文》。段注:“今时所谓履者,自汉以前皆名屦。”-屦,履也。 、 《周礼·屦人》-掌王及后之服屦。 、 《左传·僖公四年》。疏:“丝作之曰履,麻作之曰屝,粗者谓之屦。”-共其资粮屝屦。 、 《诗·魏风·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
【组词】
屦贱踊贵(因受刖刑而断足的人多,鞋没有了,售价低贱;然而购踊(假脚)的人多,踊价一时暴涨、 屦人、 屦及剑及、 屦缕
践踏。
【引证】
《史记·季布栾布传》-身屦典军。 、 扬雄《羽猎赋》-屦般首,带修蛇。(般首:指虎一类猛兽。)
【组词】
屦企、 屦校
2.
【企】
(会意。从人,从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一个人,下面是“止”(脚),表示这个人在踮起后脚跟,有企立、企足的意思。本义:踮起脚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企,举踵也。 、 《老子》-企者不立。 、 《汉书·高帝纪》-日夜企而望归。 、 郭璞《江赋》-渠黄不能企其景。
【组词】
企望、 企仰、 企足